2020年1月20日,杜少平来到了刑场前,准备迎接自己的死刑。
上刑场前,他一改自己心狠手辣的形象,拼尽全力地哭喊:“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求求你们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
可法警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直接把他拉到死刑床上,将两支药剂缓缓注入他的体内,仅8分钟杜少平就彻底闭上了双眼,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那么,杜少平究竟犯了什么事?
冲突
要说杜世平为什么会被捕,还要从新晃中学的两件大事开始说起。
其中之一是新晃一中向高级中学过渡的需求,这要求学校建设一个400米标准田径跑道。
另一件事则是县里筹办50周年县庆,而一中的场地被认为是举办活动最合适的地方。
这两件事促使县里决定:夷平一中后山,新建一个400米田径场地。
谁也没想到,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后果。
首先,工程的承接者是校长黄炳松的外甥杜少平。
杜少平此前并无工程经验,这一选择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稳重的老教师邓世平被调来一中负责工程监工。
然而,工程建设很快就暴露出诸多问题。
修建操场首先需要炸平山坡,填平山下的鱼塘和烂泥田,还要修建通往操场的路和两侧堡坎。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但是,堡坎的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在一次大雨后,堡坎发生塌方,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更令人担忧的是,整个工程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
原本80万的招标合同,在工程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已经支付了140多万。
邓世平作为工程监工,很快就注意到了杜少平的工作状态存在问题。他认为杜少平的做法不可取,于是主动找到杜少平,试图就建设安全的问题进行沟通。
然而,杜少平对邓世平的建议置若罔闻,继续我行我素。
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杜少平的傲慢,也显示出他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漠视。
面对这种情况,邓世平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他找到了新晃中学的校长,希望通过校长的权威来改变现状。
但是,由于杜少平是校长的侄子,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反而引起了杜少平的强烈不满。
就这样,随着工程的推进,邓世平和杜少平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一天,邓世平发现工人们在大雨中仍在浇筑混凝土。他冒着大雨冲到工地,厉声制止这种危险行为。
杜少平闻讯赶来,两人在雨中爆发了激烈争吵。
邓世平痛斥杜少平的不负责任,而杜少平则讽刺邓世平"多管闲事",甚至威胁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场争执很快传遍了整个校园。学生们私下讨论,有人佩服邓教授的正直,也有人畏惧杜少平的权势。
一些教师开始担心邓世平的安全,劝他不要再插手工程的事。
但邓世平却坚定地说:"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个有良知的公民。如果连我们都不敢站出来说真话,还怎么教育下一代?"
随着工程进入最后阶段,杜少平变得越发焦躁。他多次在私下场合咒骂邓世平,称其为"老顽固"、"绊脚石",甚至有工人听到他醉酒后扬言要"让姓邓的永远闭嘴"。
动手
就在邓世平和杜少平矛盾的最高点,教育局突然收到了一封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举报信,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显然出自内行之手。
这封举报信被校长压了下来,并转告杜少平注意平时的一举一动,尽管校长并没有明说,但杜少平心里清楚,这封信很可能出自邓世平之手。
多年的矛盾和冲突,似乎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杜少平感到,如果不采取行动,自己的一切都可能化为泡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杜少平表面上一切如常,继续着他的工作。但在内心深处,一个邪恶的计划正在逐渐成型。
案发当天,杜少平特意选择了学校的一个偏僻角落进行会面。他提前在茶水中加入了大量的三唑仑,并故意将那杯茶推到了邓世平面前。
邓世平虽然察觉到茶水的味道有些异常,但出于对同事的信任,他还是将茶水一饮而尽。
不出几分钟,邓世平就感到头晕目眩,身体无法控制。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发现四肢已经完全瘫软。
杜少平见状,冷笑了一声,开始实施他的后续计划。
他快速锁上门窗,拉上窗帘,将房间封闭得密不透风。
接下来,杜少平和罗光忠像发了疯一样,对已经失去知觉的邓世平拳打脚踢。
他们用胶带封住了他的口鼻,用绳索将他捆得结结实实。
即便邓世平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他们仍然不依不饶,用橡胶锤猛击他的头部。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直到两人确认邓世平已经断了气。
片刻之后,杜少平回过神来,开始着手处理"后事"。
深夜,杜少平和罗光忠驱车来到学校操场。
他们选择了一个偏僻的施工现场,那里有一个深达数米的大坑。
他们将邓世平的遗体丢入坑中,并用附近的大石块掩埋。
整个过程,他们小心翼翼,生怕被人发现。
第二天清晨,杜少平一如既往地出现在学校。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指挥工程进行。
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脚下的某个角落,一个可怕的秘密已经被永远地掩埋。
隐瞒
邓世平失踪后,他的家人焦急万分。他们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邓世平的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确信,邓世平一定遭遇了不测。怀着沉重的心情,他们最终决定向警方报案。
消息很快传到了校长黄炳松的耳朵里。
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即把杜少平叫到办公室,严厉地质问他是否与邓世平的失踪有关。
面对黄炳松的逼问,杜少平一言不发,但他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然而,此时黄炳松想的却是,如果事情败露,不仅学校的声誉会受到无可挽回的损害,他多年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
紧接着,杜少平跪在他面前,恳求他帮忙隐瞒时。
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的外甥,黄炳松最终决定帮助杜少平隐瞒。
黄炳松首先想到的是他在当地的人脉。他知道,如果想要瞒天过海,就必须有强大的后台支持。
他想到了杨军,那个时任新晃县公安局政委、杜少平的同学。
在与杨军的秘密会面中,黄炳松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他恳请杨军帮助他们"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杨军听后,虽然也感到震惊和不安,但在黄炳松的再三请求下,他最终同意了。
有了杨军的帮助,黄炳松和杜少平开始了他们精心策划的隐瞒行动。
他们首先处理了案发现场的所有痕迹。血迹被仔细清理,所有可能的证据都被销毁。他们甚至伪造了邓世平的请假记录,以此来解释他的失踪。
在杨军的干预下,警方的调查也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循环。尽管他们在案发现场发现了可疑的血迹,但这条线索很快就被掐断了。杨军利用他的权力,将调查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炳松和杜少平似乎越来越放心。他们继续过着表面上正常的生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在内心深处,他们都知道,他们正在背负着一个沉重的秘密。
为了确保这个秘密永远不会被揭露,黄炳松和杜少平采取了多种措施。
他们监视着邓世平的家人,确保他们不会继续追查下去。他们甚至威胁那些可能知情的人,逼迫他们保持沉默。
在这个过程中,黄炳松和杜少平的心也渐渐变得冷硬,他们不再将邓世平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而只是一个需要被掩盖的麻烦。
16年过去了,这个秘密一直深埋在地底。杜少平和罗光忠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个可怕的夜晚,继续过着他们表面上平静的生活。
但是,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罗光忠因为另一桩案件被捕,在警方的审讯下,他终于揭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结语
16年间,新晃一中的操场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挥洒青春的汗水。
然而,没有人知道,就在他们脚下的草皮之下,埋藏着一个令人心碎的秘密。
邓世平老师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成为这个校园最黑暗秘密的守护者。
这种鲜明的对比令人不寒而栗:草皮之上是朝气蓬勃的少年,草皮之下却是森森白骨。
然而,正义终究会得到伸张。"扫黑除恶"的风暴来得正是时候,它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剑,剖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案件。
这再次证明,即便是沉寂多年的积案,也终将等到正义实现的那一天。
邓世平老师的案件不仅仅是一个个案,它代表着所有被压制、被隐藏的正义呼声。
随着真相的揭露,我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也看到了社会进步的希望。
这个案件的解决,让我们相信正义终究不会辜负那些曾被"深埋"的无辜者。
它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勇于揭露黑暗,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像邓世平老师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参考资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