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华北某机场,见到了刚刚结束飞行训练任务的陆军某陆航旅特级飞行员赵新国。谈及自己的军旅之路,赵新国感慨地说,作为一名体育生,能够有机会考入军校并且成为一名陆航飞行员,感觉很幸运,也越来越热爱飞行这项事业。

体育生机缘巧合下成为陆航飞行员

赵新国:我上中学时是一名体育生,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招飞体检。当时感觉考飞行员还是很难的,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最后通过了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照片:飞行学员时期的赵新国(图片由本人提供)

1992年,赵新国顺利考入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经过两年扎实的基础性训练后,他又前往原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继续学习。后来,赵新国与陆航部队结缘,从空军转隶到陆航部队,改飞直升机。

赵新国:一开始我是飞轰炸机的,之前没有飞过直升机,改飞直升机也是为了适应陆军发展的需求。当时恰逢组建陆军航空兵部队,我们这批飞行学院的毕业生,大概有八九个人分到了陆航部队。

赵新国回忆说,当年从飞轰炸机到飞直升机,还是经过了一番考验的。因为轰炸机是固定翼飞机,而直升机在布局及其他关键特性上与固定翼飞机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就意味着必须要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改变此前驾驶轰炸机已经形成的肌肉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赵新国:轰炸机和直升机相比,操作特点不一样,仪表也不同。为了适应直升机飞行,我们必须加强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变肌肉记忆,为驾驶直升机打牢基础。

分配到陆航部队后,赵新国苦练精飞,逐步锻造了过硬的飞行本领,多次参加军事演习、抢险救灾等任务。2008年的冬天,大兴安岭林区突发大火,火势凶猛。赵新国和战友闻令而动,连夜筹备救援所需物资,几个小时后,天还没亮,他们就驾驶直升机搭载着消防员紧急驰援,来到了火灾现场。

赵新国:冬季东北地区的风很大,浓烟滚滚,能见度非常低,再加上林区里都是草甸子,从空中看起来可以降落,但是真的降落时飞机有可能会沉下去,发生险情。所以,选择着陆场是一个难题。飞机起飞后,我看到火势比较大,就根据风向判断选择了一个着陆场,最后成功着陆,把消防人员投放了下去。

11次执行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任务

多年以来,赵新国所在的陆航旅经常担负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的搜救回收任务。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降落。采访中,谈起执行这次任务时的情形,尤其是看到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安全出舱时的场面,时隔多年,赵新国的自豪之情依旧溢于言表。

赵新国:当看到返回舱从空中缓缓降落,我们驾驶着直升机绕着它进行盘旋时,我心里是非常激动的。返回舱着陆时反推火箭点火,形成的冲力把地面的灰尘吹起来的过程也很震撼。

记者:你们能看到航天员出舱吗?

赵新国:能看到,我们的直升机伴随着飞船返回舱落地以后,打开舱门,我们就能看到航天员从里面出来了,当时心情非常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新国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任务留影(图片由本人提供)

从1999年至今,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了18次,赵新国执行了11次应急备勤和搜救回收任务,8次护送航天员回家。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严寒天气和暗夜条件给搜救任务带来很大挑战。赵新国回忆说,当时机舱外一片漆黑,再加上直升机降落时旋翼卷起的沙尘很大,飞行员必须要凭借经验和技术水平去完成盲降。

赵新国:戈壁滩上的暗夜特点非常明显,不像在有亮光的地方,有“天际线”的概念。在这里飞行什么也看不到,给飞行员的空间定向能力带来很大挑战。我们当时进行了100多次针对性的飞行训练,为之后完成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胆大心细、向险而行,书写飞行传奇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天空中没有避风港。2023年7月29日,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为有效应对灾情,保障房山、门头沟地区受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原本正在休假的赵新国立即返岗,全力投入抗洪救援任务中。他和战友默契配合,在距离高压线20厘米的极限飞行高度下,将食物、生活用品、通信设备等多批物资空投成功。

赵新国:当地地形情况很复杂,山势比较高,也很陡峭,此外,桥梁、高压线比较多,受领任务出发前,我们用地图梳理出了八九十条高压线。等到凌晨4点多直升机进场,雨还在下,天很黑,当时我印象最深的是,我驾驶的直升机就像被人“啪”地泼了一盆水,把挡风玻璃全都糊住了,什么都看不清。山谷里云层很厚,这种条件下飞行,危险系数非常高。

记者:你会害怕吗?

赵新国:害怕。但我所谓的害怕指的是“后怕”,当时“害怕”不是占主位,更多的是想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好。真正的害怕是任务结束之后,现在我和你聊天的时候手掌心还冒汗。当时虽然知道有危险,但是我们也有信心,因为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绝不是盲目试探性地做事情,要确保万无一失才行。

采访中,赵新国告诉记者,向险而行的救援任务其实只占据他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平时他和战友们把更多的工作重心聚焦在练兵备战、军事训练上。赵新国回忆说,有一年赴沿海某演训场与其他部队进行联合演习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当时,他驾驶直升机进行跨海飞行,需要直面飞行高度低、直升机密集、空域狭窄等诸多严峻挑战。

赵新国:海上飞行高度低,势必会对飞行员的安全造成影响,再加上海面有风浪,飞机又多,既要和外部协同配合、机群内部协同,也要机组之间协同,做好分工,确保我们把兵力投放下去,这么艰巨的任务我们圆满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新国执行勘察场地任务期间留影(图片由本人提供)

赵新国始终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作为一名老兵,不仅自己要精益求精,向战奋飞,还要带领团队共同勇争一流。为此,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悉心帮带年轻飞行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飞行经验倾囊相授。赵新国说,看到年轻战友茁壮成长,换羽高飞,飞向更蓝的天、更远的海,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赵新国: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于性格外向的年轻人,我会更严厉,他们能接得住;对于性格内向的,需要慢慢引导。

军旅30多年,赵新国先后飞过五种机型,安全飞行5000多个小时,多次出色完成军事演习、护林防火、抗洪抢险等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采访结束时,听着窗外飞机的轰鸣声,赵新国动情地说,能够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特级飞行员,是部队培养了他。未来,他将继续坚守初心,不负使命,用智慧和汗水,在祖国广阔的蓝天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笪曦 题图来源:本人提供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