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海豫园即将举行的“豫园·仲秋月神游”中秋特别活动中,《山海经》中的萌宠“朏(fěi)朏”即将化身月光使者与游客们共度佳节。据《山海经·中山经》记载,朏朏“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如此可爱的小兽还有着非同寻常的医学价值,“养之可以已忧”,能消除人的忧愁。除了“朏朏”之外,《山海经》中还有不少在医学上能够为人“解忧”的草木鸟兽,一起来看看吧~

上古时期的医学与巫术密不可分,医的古字作“毉”,从巫,说明上古时期的医学其实就是巫术的一部分。因此,巫师在神话中掌管着医药,也掌管着生死,《山海经》中有不少这样的神话: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yà)窳(yǔ)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海内西经》)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大荒南经》)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大荒西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窫窳,《清宫兽谱》

根据《海内西经》的记载,“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于是天帝将危桎梏在了疏属之山。贰负与其臣子危杀害窫窳的行为显然惹怒了天帝,所以群巫操不死药去救窫窳。这说明巫师们不但具有神力,而且也具备与天帝沟通的本领,他们能够上天下地,也就是《大荒西经》所说“从此升降”。

瘟疫是从古至今人类所面临的医学难题,上古时期瘟疫所带来的民间困苦尤甚,《墨子·兼爱》所说“今岁有厉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就是其写照。先民对疫情的产生只能用迷信的方式来解释,《山经》有诸多此类记载:

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东次二经》)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fēi),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东次四经》)

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中次十经》)

有兽焉,其状如彙,赤如丹火,其名曰犭戾(lì),见则其国大疫。(《中次十一经》)

而先民应对疫情的方式,往往也只能诉诸巫医,《山经》中有不少记载:

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靡芜,佩之可以已疠。(《西山经之首》)

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西山经之首》)

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东次二经》)

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中次十一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絜钩,《怪奇鸟兽图卷》,约绘制于日本江户时期,成城大学图书馆藏

“疠”和“疫”均指瘟疫而言。根据郝懿行的笺疏,薰草就是蕙草,而蕙草确实具有很多药用价值,古人也用以应对瘟疫,《南方草木状》记载:“叶如麻,两两相对,气如蘼芜,可以止疠。”至于肥遗鸟、青耕鸟等恐怕只是传说中的鸟类,故而所谓“已疠”“御疫”应该属于巫术范畴。

《山海经》中关于巫医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针对皮肤病,《北山经之首》说:“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鳝(shàn),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针对疲劳症,《西次三经》说:“有草焉,名曰薲(pín)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针对风湿病,《中次十一经》说:“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獜……食者不风。”针对耳聋,《南山经首》说:“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所谓“为底”,意即治病痊愈。针对化脓性炎症,《南山经首》说:“鯥(lù),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肿疾”就是痈疽。

巫医借助超自然力量,所以也就显得无所不能了,甚至还能解决心理问题。比如针对嫉妒问题,《南山经首》说:“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máo),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针对恐惧症问题,《南山经首》说:“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bó)訑,佩之不畏。”郭璞注释说:“不知恐畏。”针对忧虑症,《南次三经》说:“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根据郝懿行的解释,“劳”指忧虑。

值得注意的是,后世医学著作引用《山海经》之处并不多,如北宋学者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仅引用过10次,又如明代学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过18次。这一情况或许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随着对药物认识的深入,古人逐渐摆脱了巫术的藩篱;其二,由于历代学者缺乏对《山海经》的持续研究,《山海经》在某些医学方面的价值已经失传。

(选自沈海波著《〈山海经〉通识》,中华书局2024年4月版)

精彩往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上方书影,马上进入购读

作者:沈海波

丛书名:中华经典通识

书号:978-7-101-16522-7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定价:62.00

《山海经》是公认的一部奇书,内容包罗万象,堪称研究上古中国社会历史的宝库。但是《山海经》并不好读,从其成书性质、成书年代,到作者是谁、文字与图的关系等,都有许多复杂的争议。沈海波教授精研《山海经》多年,撰成《〈山海经〉通识》一书,为读者扫除阅读《山海经》的障碍。

作者从地理神话、祭祀、巫术巫医、天文历法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山海经》的内容,对《山海经》里的神话与历史逻辑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还对《山海经》成书、版本和历史影响有着具体的论述。读此一书,读者可以系统了解《山海经》的文本与内容,畅游上古社会的山川地理,赏玩奇珍异兽,增加对先民智慧的了解和对上古文化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