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绣

额尔德特·文绣乳名大秀,字蕙心,自号爱莲,蒙古族,出自满州八旗中的鄂尔德特家族、属于八旗中上三旗的镶黄旗,1909年12月20日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祖父名锡珍,父亲名端恭。

文绣为端恭的次女、继配汉族蒋氏的长女,上学后改名叫傅玉芳。她有个姐姐叫“黑大姐”,是端恭原配博尔济吉特氏唯一孩子,有个妹妹叫文姗、小名“二秀”。端恭去世后,蒋氏带着三个女儿析居(分家)花市、过着平民生活。

1921年春,逊帝溥仪选皇后,傅玉芳的照片被家族的人用额尔德特·文绣的名字送到清室内务府,等候皇命侯选,结果郭布罗·婉容得选为皇后、她得选为皇妃。之后,溥仪颁下谕旨,让内务府买下一处大院落做为蒋氏一家的新居处,文绣一家的生活得以大为改观。

1922年11月30日,文绣先于正宫皇后婉容一天,被溥仪以隆重的婚礼娶进皇宫,皇宫里称她为淑妃。但入宫之后,并未获得溥仪的宠幸。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逼宫”,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带领警察总监张壁,强令溥仪与后妃及宫内人等立刻全部迁出皇宫外,去醇王府居住。

溥仪离开皇宫,即标志着皇帝、皇后、皇妃的尊号,都自然废止了,他们等同于平民百姓。之后,奉系军阀张作霖又率兵进京,赶走了冯玉祥;此时,曾官至湖南布政使的郑孝胥向溥仪献策:“欲复辟清帝王业,必定要借助日本为外援。”

文绣知之,力劝溥仪:“日本人残暴无比,日俄战争时,即屠杀中国人无数,绝对不能听信郑氏的鬼话,引狼入室,否则后果将极其悲惨。”可溥仪根本听不进文绣的诤言劝告,在郑孝胥策划下,偷偷地进入了日本驻华公使馆,其后、婉容和文绣一起去到日本公使馆。

文绣(左)和婉容(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绣(左)和婉容(中)等
郑孝胥和溥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孝胥和溥仪
溥仪家人合影,文绣(前左二)婉容(前右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家人合影,文绣(前左二)婉容(前右二)

1925年2月24日,他们又来到天津日租界。其间,文绣屡屡向溥仪建言日本不可信,引起溥仪的厌恶。在一个农历除夕的晚上,溥仪与婉容在寝宫嬉戏,有宦官奏报淑妃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溥仪生气地说:“她惯用这伎俩吓唬人。谁也不要理她!”并说,给她改名“刀妃”好了。

在这个时候,文绣的远房表姐夫毓璋的女儿玉芬来到文绣身边。当她得知文绣的不幸后,对文绣说:“现今是中华民国时代,法律上写着男女平等,而溥仪早已被撵出皇宫,是平民一个,不是什么‘皇上’了,他也得守法,平等待人。你应该请个律师,写状子,控告他虐待妻子,同他离婚,另外索要抚养费。”

玉芬的这一席话,使文绣决意要同溥仪离婚。1931年8月25日,文珊来看文绣时、对溥仪说,姐姐心情郁闷、想陪姐姐一起出去散散心,就此离开了溥仪身边;其后以“溥仪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决意离婚。

这时距1931年“九一八”事变尚不足一月,京津两地的报纸纷纷登载文绣同溥仪闹离婚的报道,称是“皇妃革命”或“刀妃革命”。妹妹文珊,是家族中唯一一位支持她与溥仪离婚的人;最后结果是;文绣和溥仪断绝关系,溥仪支付五万五千银元作为赡养费,文绣终身不得再嫁。

离婚后的文绣回到了北平,母亲蒋老太太早已去世,“黑大姐”也已出嫁,房子也被一个本家人擅自卖掉。文绣恢复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的府佑街私立四存中小学当上了一名教授国文和图画的教师,深得学生喜欢。

“四存”是颜李学说(创始人为清初北方著名学者颜元与李塨)的《存性》、《存学》、《存治》、《存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认为颜李学说可以富国强民,故筹备建立了一所"四存中学"。

后来,文绣皇妃身份暴露,不得已辞掉心爱的教师职业,另在北平刘海胡同买下一处平房,与文珊一起隐居下来。文珊改嫁后,独自居住的文绣为了寻找寄托、开始学习国画。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于日本铁蹄之下,文绣开始不得安宁,警察、保长或狗腿子们倚仗日本人势力,接二连三地登门敲诈,甚至逼文绣为“大东亚圣战”贡纳重金。文绣的财产不久便丧失殆尽,不得不卖掉刘海胡同的宅院,另租房住下来,成了出卖体力劳动讨生活的穷困百姓。

文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绣
登载文绣离婚的消息的报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载文绣离婚的消息的报纸

她曾在家里以糊纸盒挣钱度日,一度还去到瓦工队里当苦力工,后来在街头巷尾、叫卖香烟为生。抗战胜利后,文绣在华北日报社当上了报纸校对员,深得社长张明炜的器重。张社长出面将文绣介绍给刘振东做妻子。

刘振东是河南人,生于穷苦人家,读过书,17岁时入伍、由小兵一直升到少校,当时在国民党军北平行营里负责管理中南海库房。两人1947年夏季在北平结婚,在北平西城白米斜街租房安了新家庭;一年后,因时局动荡,刘退役,开了个平板车行、靠租平板车为生。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共接管北平。刘振东在文绣的劝导下,如实地登记并坦白交代了历史问题,政府决定不对刘振东追究刑事责任,只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交给群众监督管制。1951年,因刘振东表现较好、且有立功表现,解除其监督管制,分配到北京西城区清洁队当工人。之后,文绣和刘振东搬迁清洁队附近的西城辟柴胡同,住进约有10平方米的小房里。

此后,刘振东有了工作、挣到了工资,生活有了保障;夫妻二人感情融洽,文绣享受到了短暂的完满家庭生活。1953年9月18日,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

文绣一生未育子女,临死前只有刘振东守在身旁。文绣去世后,刘振东在清洁队的帮助下钉了一具木板薄棺,把葬在了北京安定门外的公义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