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专属心理咨询师。但随着“心理学”被娱乐化,让父母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态,让心理学为我所用呢?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最近看脱口秀,被今年最大一匹“黑马”于翔宇圈粉了。
这个学哲学刚毕业的大学生,吐槽起网上的心理学博主,真是又犀利又好笑,甚至还有点心酸。
在对“原生家庭”的剖析上,于翔宇说:
“心理博主会把你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原生家庭有问题……原生家庭本身不是一个好词,家庭幸福的人不叫原生家庭,叫‘家’。”
“看完这些心理学知识,我完全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唯一能用到的地方就是:我能看出谁有问题。”
“在高铁上看到小孩跑来跑去、大吼大叫,父母在一边玩手机,我都不会讨厌他们,我只会想:孩子,你这辈子完了,你原生家庭有问题啊!跑吧,跑向你不幸的一生!”
于翔宇还提到了很多耳熟能详,懂不懂心理学的人,都能讲出一二的术语:讨好型人格、高敏感人群、回避性依恋、不配得感、东亚小孩……
就像之前有人头疼去百度看病,把原本普通的头疼看成了不治之症一样,对心理术语的滥用,让普通青年摇身一变“有病青年”。 明明 为了缓解焦虑,上网寻求心理学 解答 , 结 果发现自己更 焦虑了?
父母也是如此,以前不懂心理学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学了一些心理学反而更迷茫了,观点之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怎么做都不对, 怎么教育都有问题。
既要尊重理解孩子,避免干涉太多孩子没主见; 也要规训培养孩子,避免过度纵容孩子做坏事;
既要经常夸奖孩子,避免打击太多孩子没自信; 还要适度提出问题,避免过度捧杀孩子太自恋……
被娱乐化、标签化的心理学,引发了更大的焦虑。
当娱乐化的“心理学”,让父母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态,让心理学为我所用呢?
被娱乐化的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的普及,确实带来很多便利。
我有位来访者,她13岁的孩子有段时间频繁肚子疼,去医院查不出病因,她上网一搜,发现这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
她马上带孩子去医院精神科,医生初步诊断是抑郁症。反复检查两周,果然确诊。
这是心理学普及的好处:方便自查,治疗及时,康复也更快。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心理学知识被娱乐化,也带来三种弊端:
第一,夸大孩子或父母的问题。
从事心理咨询师以来,朋友们最常找我交流的话题是:
“你帮我看看,我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
“我这个教育方法对不对,会不会让孩子压力很大? ”
“孩子最近什么都不跟我说,他是不是抑郁了? 你帮我跟他聊聊好吗? ”
其实很多发展心理学相关研究,都发现12-18岁的青少年,情绪普遍存在两极性。稍微受一点外界刺激就会阴晴不定,一会儿狂暴、一会儿温和、一会儿沉默。
也就是说,很多父母眼里的“心理问题”,只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表现异常”通常也是正常的。
可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和担心,会上网搜索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发现一些所谓心理学家,会把这些问题和“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划上等号。
导致父母越看越焦虑,陷入深深的懊恼:“都是我的错,我给孩子太大压力了。”
第二,认知失调。
有位朋友说过一句特别触动我的话:“我一直以为,自己为孩子做的,就是爱孩子的正确方式,但突然被告知这不是爱,而是控制。我心里特别迷茫,很想知道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父母也是普通人,有不够成熟的一面,突然被告知这一面伤害了孩子,很多父母会产生认知失调——某件事、某个行为和自身信念、价值观产生冲突,导致不安、后悔。
比如,明知吼孩子不对,了解了很多孩子被吼的副作用,但因为自己很难改变,仍然控制不住地吼孩子。
这些父母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内心陷入深深的懊悔自责,而这份懊悔自责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吼孩子还要大。
因为孩子不但要承受父母的愤怒,还要承受父母的认知失调带来的伤害。
第三,贴标签,打击孩子自尊。
埃里克森等发展心理学家,做过多起系统的研究,结果证实:3岁幼儿就已经有“自尊”的萌芽了。 从自尊萌芽这一刻起,孩子就会评价自己,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而父母管教孩子过程中,有时会给孩子贴标签:我的孩子是内向的人/高敏感人格/回避型依恋/抚养困难型幼儿……
或者在孩子与外界互动时,给与评价:“快跟叔叔阿姨打招呼,怎么不打?嗨,这孩子真是太内向了。”
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比较消极,自尊水平偏低,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证预言:别人觉得我是怎样的人,我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所以,父母眼里的“问题儿童”,会越来越爱惹事;父母眼里的“内向孩子”,越长越被动消极、自卑懦弱。
做个“野生心理学家”
也没什么不好
学心理学这么多年,我觉得市面上普及的心理学,跟中医很像:不能高效治病,但可平衡阴阳、调和修通,让心理状态保持稳定平静。
《心理学导论》开篇就提到:心理学是一门可证伪的科学。可证伪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心理学结论是科学的,那么与它相反的结论,就也能被证实是错的。
这一点,很多父母其实无意中就在做了。
比如“遛娃”,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把娃带出来溜溜,观察比较不同教育方式下养出的娃都是什么样子。
父母会想:“我小时候不幸福,所以养出来的娃很内向。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因为我,我那位童年幸福的闺蜜,养出来的娃就应该是外向的才对啊。”
然而,观察结果往往令人意外:童年幸福的父母,也可能养出内向消极的娃;童年不幸福的父母,也可能养出外向积极的娃。
也就是说,我们谙熟于心的市面上的心理学知识,其实不是真正的心理学,因为并不具备可证伪性。
但我们依然可以把愿意了解心理学的父母,视为“野生心理学家”。
第一,孩子养得好不好,跟父母懂不懂心理学没有太大关系,只跟父母有没有心理学视角有关系。
所谓心理学视角,指的是父母善于共情、情绪稳定、热爱观察,能打开孩子的心扉,亲子之间没有太多芥蒂。
这些父母不见得学过很多心理学知识,甚至本身问题还不少,但依然可以养出健康积极的孩子;相反,过度热衷于“心理正常”“完美小孩”的父母,反而容易养出不健康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Lori Gottlieb研究发现:过度体贴的父母和正确的养育,依然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十分焦虑空虚。
他说:“完美童年也是一种创伤”。因为过度追求完美的父母,比起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会更关心“完美”这件事。
孩子体验到更少的情感,父母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反而让孩子感到冷漠,就会造成很深的亲子隔阂。
第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确实没有那么大。
人格心理学研究发现:代际遗传对孩子人格贡献占比,高达40%;其余60%,分别受共享环境(原生家庭)和非共享环境(个人经历)影响。
多位人格心理学家都认同,非共享环境对孩子人格贡献,比共享环境还要大。也就是说: 相比父母教育方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对孩子影响更大。
这一点,发展心理学中也给出了支持:孩子步入成年早期,必经的一个阶段,就是推翻父母灌输给自己的东西,重新塑造三观。
作为一名父母,我本身也是从孩子过来的。当我知道,我的说话方式越来越不像我妈,价值观和观念认知也和父母完全不同,我对教育孩子其实松了口气。
因为我意识到,哪怕我无意中伤害到孩子,甚至留下创伤,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可能还没有他一次失业、离婚来得大。
一想到孩子早晚会长成跟我完全不同的人,我在教育上就没那么畏手畏脚、怕这怕那。父母内心没那么焦虑,亲子感情自然会水到渠成。
给父母松绑
教育只需抓3个重点
既然心理学知识对父母有利有弊,我们该怎么保证给对孩子支持呢?
第一,重视孩子个人经历。
好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但孩子的个人经历更重要。《发展心理学》中提到:青春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飞跃期,孩子12岁之后,会花很多时间思考“我是谁”“我是个怎样的人”。
培养并帮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观察、经历、认知外界,能够解答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
这种观察和经历不只是客观地描述,更需要带有个人情感基调的沉浸式体验。
第二,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先天气质。
每个孩子的先天气质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天性活跃、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天性安静、喜欢独处。
天性不同,孩子心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为 了帮助孩子适应自己的天性,父母不妨把“平衡”作为教育关键词。
比如,对待活跃的孩子,多培养他们沉下心来看书的能力;对待安静的孩子,多培养他们户外和社交的能力。
这样一来,即使孩子的状态和其他孩子不同,整体上仍是在按自己的节奏发展,更灵活、更饱满、更健全。
第三,教育强度保持中等水平,不过度精细控制,也不过度野生放养。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测量,发现动机水平和焦虑水平居中的孩子,发展和发挥最好。
体现在教育上,就是父母的培训教育,和孩子的自我成长,最好保持一半一半的状态。
比如,孩子可以一个人专注做一些事,不必担心时刻被父母打断、指责、控制;
但孩子需要帮助时,父母能第一时间给与帮助;或者在孩子搞砸一些事时,父母能引导、鼓励孩子自己给自己收拾烂摊子。
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专属心理咨询师。在孩子心理成长这条路上,父母应该比谁都清楚孩子经历了什么、体会着什么、为什么而开心、又为什么而忧愁。
因此,比起上网搜索,多观察、多思考、多理解、多陪伴,或许才是父母支持孩子最根本的方式。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4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