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其实并不是近代产物,早在隋朝的时候,李世民的岳父长孙晟,就曾经这么玩过,而且玩得很溜,直接把突厥给玩没了。
隋朝建立以后,北方的突厥对隋朝的威胁非常大。隋朝出兵也干不过人家,所以长孙晟利用突厥内部矛盾重重这一特点,成功分化突厥。导致突厥人忙着自己干架,没工夫南下威胁隋朝。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纷纷来到东方,打算在这里分一杯羹。面对这种危局,外交官许景澄再次提出以夷制夷的策略。
以英制俄,角逐帕米尔高原
沙俄从1858年开始,便大军入侵衰败后的清朝,他们在1858年到1860年,通过两份不平等条约,夺走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此后他们又将目光看向了西北地区,沙俄一边侵略中亚各国,一边开始进军我国新疆地区。在1864年,他们顺利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从清朝手里割走了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别以为他们就此收手了,对于帕米尔高原的野心,沙俄从来就没有停歇过。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军阀阿古柏,带着一帮人入侵我国新疆,并且在这里建立了所谓的洪福汗国。
沙俄觉得入侵西域的好机会来了,索性派人在1871年霸占了整个伊犁。这事儿引起了清廷上下的集体震动,伊犁河谷是西域最美丽富饶的地方,沙俄可真心会挑地方。
1881年,沙俄与清朝签订了《伊犁条约》,使得三分之二的伊犁河谷都落入了沙俄之手,外西北因此又丢了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即便如此,沙俄依旧没有停止侵略西域的想法,他们随后将目光看向了帕米尔高原,曾多次派人到帕米尔高原勘测地理,这事儿引起了清廷的注意。
沙俄表示:俺们就来旅旅游,没别的意思。
但是许景澄意识到了沙俄的野心:特么没见过扛着水准仪出来旅游的。
以当时清朝的实力,完全无法阻止沙俄进一步染指帕米尔高原。许景澄认为,新疆和沙俄接壤,以沙俄的尿性,他们肯定会继续入侵新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许景澄提出了以英制俄的策略。他认为,英国在帕米尔高原也有利益,毕竟英属印度,也不想和沙俄直接接壤。
原本许景澄的计划,是让英国与沙俄两虎相争,清朝得以保全自身在帕米尔高原的实际利益,但情况却超出了许景澄的预料。
- 首先,英国也有觊觎帕米尔高原之心,他们和沙俄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 其次,英国和沙俄,都瞧不上清廷,英国介入以后,清廷在帕米尔高原这事儿上几乎被边缘化了。
所以说,这一招以夷制夷,其实效果不是很好。咱们从后来的结果也就看得出来,清朝巅峰时期,整个帕米尔高原都是清朝的势力范围。但英俄角逐以后,帕米尔高原大部分地区,在1895年都被英俄给瓜分了。
其中英国得到了瓦罕走廊以南地区,沙俄得到了瓦罕走廊以北地区。由此可见,这次以夷制夷的策略,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
以俄制日,保住辽东半岛
1894年,帕米尔高原的事情还没搞定,甲午战争就爆发了。这事儿直接威胁到了清廷的统治,为此成了清廷上下首要解决的问题。
当时日本不仅灭了北洋水师,更是陈兵山海关外,扬言要打进京城。在这种危急关头,双方开始坐下来谈战后赔偿问题。
日本狮子大开口,要求清廷赔偿2亿两白银,而且还要割让宝岛、澎湖列岛以及辽东半岛给他们。
宝岛和澎湖列岛,距离京城比较远,清廷似乎并不在意。但辽东半岛,紧挨着京畿重地,清廷是非常重视的。
这个时候许景澄觉得以夷制夷的策略还是可以用,完全可以借助沙俄的力量,压制日本,以此达到让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计划。
这事儿也是当时诸多亲俄派十分认同的做法,李鸿章作为亲俄派的代表,带头表示赞同。沙俄这边也很积极,联合上了德国和法国,这3个国家合伙对日本施压,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日本刚打完甲午战争,自然没实力得罪这3个大佬,只好要求清廷用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换取辽东半岛。可以说,三国干涉还辽,算是以夷制夷的成功典范。
不过后遗症也很明显,为啥?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和很多亲俄派的想法不同的是,许景澄很早就预料到了沙俄不可能白白帮忙的事实,所以他一再提醒清廷,尽快做好收复失地后的善后工作,别让沙俄钻了空子。
法国和德国不是三国干涉还辽的主导者,而且与清朝隔着千山万水,沙俄就不同了,他们紧挨着清朝,而且对黑龙江流域早已垂涎三尺。
奈何亲俄派当时已经冲昏了头脑,一切以亲俄为上,搞得沙俄成了他们的救世主一样,结果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1896年,沙俄借东北之地修路,1897年沙俄就擅自占领了辽东半岛。1900年,沙俄更是出兵17万,占领了整个东北。可以说以俄制日这一招,直接导致东北被沙俄所占。
以夷制夷,实属无奈之举
以夷制夷策略实施的过程中,许景澄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列强不会站在你的位置,专门为你考虑。人家之所以能出面,完全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
比如说,在帕米尔高原争夺战中,英国为啥会北上遏制沙俄南下?倒不是真心为了帮助清朝对付沙俄,主要是因为他们也想在帕米尔高原分一杯羹,同时阻挠沙俄南下,有利于英属印度的安全。
沙俄是真心要帮助清朝夺回辽东半岛吗?当然也不是。沙俄自己也想得到辽东半岛,如果日本占了这里,沙俄想夺走,可就需要经历一场恶战了。但是如果清朝持有辽东半岛,按照过去的例子,只要吓唬一下,清朝就会把这块地盘交给沙俄,这就是沙俄的核心利益。
既然许景澄看透了这一切,为啥他还坚持这么做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没得选。按照当时清朝那个德行,用什么办法都不好使。
不过一旦这个策略的后遗症暴露了,只要清朝还在,就肯定需要有人来背锅。许景澄作为以夷制夷的坚定支持者,很明显成了背锅之人。
1900年,拳民们得到了清廷的支持,开始收拾界内的洋人,这事儿遭到了许景澄的带头反对。他认为这么做无疑会得罪各国列强,甚至再起战端。
结果认为民心可用的慈禧,压根就不吃这一套,为了激励士气,慈禧索性把许景澄给宰了。长期致力于以夷制夷方针的外交官许景澄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以夷制夷没有错,前提是自身能立于不败之地
许景澄的以夷制夷为何会惨淡收场呢?无非是因为清朝实在是太弱了,列强们任何一方取胜,都会从清朝身上搜刮点好处。
沙俄帮助清朝夺回了辽东半岛,结果自己却占了整个东北,这样的以夷制夷,显然是很失败的。5年以后,清廷再次用了一招以夷制夷,驱虎吞狼,邀请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揍了沙俄一顿,帮助清朝夺回了东北。
但是日本对东北的野心,那也是昭然若揭的,他们当时就占了辽东半岛,同时获得了南满铁路,在东北得到了大量好处,为日后全面入侵东北,埋下了伏笔。
不管怎么倒腾,从甲午战争战败的那一刻开始,沙俄和日本就已经盯上了辽东半岛和整个东北了。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以夷制夷只能是引狼入室,无非是换条狼而已。
要想真正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前提还得自身强大。长孙晟为什么能成功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达到以夷制夷,化解隋朝北方压力的目的?无非是因为隋朝自身非常强大,突厥内部任何一方想要南犯,都不足以击败隋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