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群里分享文章,总有朋友说:“选题和观点很特别,读完既有科普性又有指导性,我总是写不出来。”
怎么写出不同角度的文章呢?
我发现,他们在找选题时,总是硬着头皮想,不借助任何外部资源和方法,以为能想出好点子,但最后效果却不明显。
不怕你笑话,我以前也这样做过。不仅费脑子,还容易陷入固定思维。后来,学习很多关于取材的知识,才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今天,打开笔记软件一看,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内容,差不多能写一本关于“取材”的书了;不过,出版要很长时间,所以,决定通过自媒体先分享出来,帮助需要的人。
为了减少阅读负担,先简单分享一些取材的基础知识。
01
什么是取材?想读懂取材,不妨倒退一步思考下:创作者、写作者到底在写什么?在我看来,写作者像一个空壳一样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
想想看,我们没有天文学家的知识,没有美国总统的经验,也没有莎士比亚的灵感。
当有限经历用完时,就要去取材,取材是填满自己的空壳,取材是和读者站在一起,帮他们找到想要的东西。
我们通过阅读别人的书籍、作品,听别人的言论,不断问自己:“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当时发生了什么?这个产品是怎么成功的?你买了之后感觉怎么样?”
当尽力去理解人、书、商业中的某个部分后,基于理解,系统地整理出来,才能激发更多人的思考。
因此,写作者本质是一个“取材者”,通过取材,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内容。
那么,写作者到底写什么呢?小说家写小说,诗人写诗,散文家写散文,商业作者是不是只把调查或取材的内容原原本本地记下来?不是的。我觉得,写的是“回应”。
比如:
我对事情的理解、我听后的感觉、我想用这样的语言和方式去描述它;这是回应,回应是我想让想法传递给更多人。
所以,越是尊重取材的对象,回应就越认真,写作的回应,本质上是对事件和原作者的还原,我们在创造“作为回应的内容”;先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再去想怎么取材、写作,或许能更上一层楼。
为什么取材那么难呢?
6年前,刚开始学写作时,有经验的老编辑教了我很多写作诀窍。每次给其他自媒体投稿,编辑都会把我的稿子改得满是红色标记。
问题很多,比如:
语法错误、用词重复、内容前后不一致、句子拖沓,还有一些地方会让读者感到不舒服等等。
现在,已经不是那个需要照顾的新手了。就像之前说的,写作本身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你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也能直接从前辈那里得到建议,但取材这事,没人能手把手教你。
取材很难得到反馈。没人会用红笔在你的取材稿上批注,告诉你哪里写得不好,该怎么改。
这样一来,就算你写的稿子很无聊,也找不出问题在哪里,不知道是写作技巧有问题,还是取材没做好。
我自己也是这样。
只有当我把我的稿子和别人的稿子对比一下时,才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还能这么写”,或者想:“我本来可以写得更好”。有了对比,才能发现更多问题。
话说回来,其实,自己取材和别人的没法比。因为大多数取材私下进行,像个“黑匣子”。这是一个没人教过的领域,我也没教过别人。
还有一点,像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平台也不愿意改你的稿子。大家都在做流量生意,能过就过,除非你的内容涉及政治信息。
新经济类媒体平台的要求还算严格。但很多人ego(自我)感觉很强,投稿到其他平台后,不接受对方的批评,就更加难以处理了。
因此,取材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难就难在没有人会从编辑的角度,读一读你的内容,告诉你,哪里不行,哪里看不懂。
02
实际上,取材分为预取材、正式取材和后取材三个阶段。
预取材是在还没见到被采访的人,还没接触过他的任何作品之前的准备工作。
比如:
我是一个商业观察者,也是个KOL。我要去拜访一位知名企业的高管前,会先研究这家公司的背景,了解他们的产品、市场定位和竞争对手。
我还会阅读高管以前的访谈、发表的文章,或者他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这样,和他面对面时,就不会紧张,就能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预取材很重要。如果不做准备,自己写东西没底,读者看后也无法全面了解事物;要明白,“不知道”和“偷懒”是两回事,你可以因为还没了解而不知道,但不能因为懒惰而不去了解。
理解预取材,正式取材就容易多了。
正式取材不一定要一对一聊天。面对面群访、听讲座、参加发布会、去看展览,都算正式取材。
还有一些情况,你可能不能直接接触到。比如,为了写书评而读书,为了写影评而看电影,或者为了做产品评测而试用产品,这些也是正式取材。
在我看来,现场正式取材要有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除非你急着要发文章,否则不需要那么着急。
后取材,是重头戏。为什么要后取材?很简单:为了找出不懂的东西。
我们经常听说很多事,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约狂欢节、猫王的生活,但真正懂这些的人不多。
我承认,虽然知道这些事,但从来没有真正深入思考过它们;我没有对这些话题做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这些信息。
我们去现场,听别人讲话,问问题,用新的信息来填充自己的知识库,这看起来像懂了,但如果不认真思考,就很难真正理解这些信息。
这就是后取材的必要性,追求深度理解而非表面知识。
03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文章,作者很专业,用了很多专业术语,文章读起来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是因为作者自己可能也没完全懂,就急着写了,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让人糊涂。并不是写作技巧不好,也不是内容太难,而是因为作者自己在没弄清楚之前就开始写了。
我之前写关于飞书项目的文章时,一直不太明白飞书项目到底是什么,它解决了哪些项目管理的问题,普通人怎么用它?
虽然我去了很多次相关的会议,但现场的信息并没有帮助我解决这些疑问;后来,我对用过飞书的人进行了调研,才逐渐明白这个工具的用途。
采访结束后,我还要做更多的调查,解决所有在现场没有搞清楚的问题,直到我完全明白了,写文章时,如果我发现新的问题,我还要继续调查和思考,这整个过程,就是后取材。
还有一点,有个误解我要澄清:“好懂的文章”并不是“降低水平的文章”。
作为一个作者,我们应该非常清楚自己在写什么。只有当我们完全理解了要讨论的对象、主题后,表达才会清晰明了。
因此,“易懂的文章”是一种清晰、准确的表达方式;理解这点,就能体会到后取材的重要性。
实际上,把「写作」和「取材」分来,对写作有好处。
你坐下来写东西,有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套用,但如果你出去,或者上网找素材,会怎样呢?当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不过,我更喜欢把写作和搜集素材看成两回事。
为什么呢?
因为搜集素材,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每次搜集,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素材能用来写文章,还能让我学到东西。
在搜集素材时,我喜欢顺其自然,就算偏离了计划,也没关系。这样,往往能找到更深入的话题。
你采访一个行业大佬,准备了一堆问题。聊着聊着,他突然说起了没料到的话题,比如他的爱好,或者对行业的见解。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把话题拉回来,但如果你让对话自然进行,不打断他,你可能会得到更独特、更有深度的东西。
所以,如果在搜集素材时,太坚持计划,不让人自由发挥,那得到的东西,只限于你原本的框架了,这样的搜集方式,限制了思维。
04
另外,搜集素材的人,应该像探险家一样。
如果旅行只是按攻略走,只去看那些有名的景点,吃那些有名的餐馆,这样的旅行,是不是很无聊?相反,听听当地人怎么说,直接问他们问题,去探索不熟悉的地方,这才是旅行的乐趣,也是搜集素材的关键。
找素材,不是按照原计划回答问题,更不是照本宣科,如果双方都能有“聊着聊着就聊到这儿了”或者“幸亏有你,我才有机会说出这些心里话”,那这素材就找得太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把搜集素材当成“收集写稿材料”的人,很容易变得自大,你想想看,自己是不是一边看,一边评价、判断,想着这段能不能用。
想想面试时为什么紧张?为什么一见面试官,就放开了?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评价。
紧张因为怕说错话,怕答得不对,怕人家觉得你不够好……搜集素材也一样,去现场,只想着能拿到多少材料,那交流可能就不会太顺。
找素材,我们不是面试官,不是法官,更不是审犯人的警察。更像是见嫌疑人的律师,先想着“就算全世界都反对你,我也会支持你”。
我觉得这是尊重的问题。
从「评价」一词能看出来,评价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不管是不行”“不要你”这样的评价,还是“很棒”“有能力”“行业先锋”这样的好评,都是在高处看人。
为什么很多艺术家和运动员不喜欢被媒体叫“天才”,不是因为他们谦虚,不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评价;而是,很多人明明不了解他们,忽略了他们的努力,只看一次的结果就乱叫“天才”,这很不礼貌。
所以,如果搜集素材时,只想着对稿子有多大帮助,就会失去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尊重;一旦没了尊重,就没法安静地听,只会按“能不能用”的标准去评价,把对方当东西看。
这样,只会让你越来越任性。就算用这种方法写出来,也只是“标准答案堆出来的内容”。这是搜集素材的基础,是理解对方、愿意通过听来深入了解对方的大前提。
因此,搜集素材时,不要将其视为单纯的任务或是材料收集过程,而是,作为理解、表达思想的一个关键步骤,这是提高写作质量和深度的基础。
回过头来,再问我如何为一个选题提供不同视角?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搜集素材过程中,最好能放下原有的偏见和目的性,广泛地了解与该事件、该人物、或该公司相关的各种信息;同时,关注大众对他们的评价,看看普通人如何看待事物的。
接下来,从一个单纯的素材收集者转变为一个具有洞察力的写作者;思考素材本身在表达什么?公众的观点是什么?
写作者任务是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简单来说,一个好的写作者,首先像一个空壳一样接纳所有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加工和理解,将信息转化为有深度和新颖视角的内容。不知道这样解释,够不够清晰?
总结
写作,拼内化能力。
记录不单单停留在知道层面,是所思所想,变成自己的话,让别人一听就明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