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血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威胁。据统计,预计到2030年,全球血栓性疾病患者数量可能达到约1.75亿人。血栓的形成不受年龄和时间限制,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多数情况下,血栓在形成初期并无明显症状或感觉,甚至在医院进行常规的心脑血管检查,如血脂、血压、心电图等,也可能显示各项指标正常。然而,正是这种隐蔽性,使得血栓能够在人们毫无防备或自认为心脑血管健康的情况下突然发作。因此,增强全民的防血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血栓究竟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哪些危害呢?邯郸明仁医院心病科专家为我们带来了专业详尽的解读。

什么是“血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身体某部位的血管通道,导致相关脏器血液供应不足,甚至引发突然死亡。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会导致脑梗,在冠状动脉产生则形成心梗,若堵塞肺部便是“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塞、下肢血管疾病等与血栓相关的疾病,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

血栓性疾病有哪些?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而静脉血栓,曾被视为少见病,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

1.动脉血栓

心梗、脑梗的根源主要是动脉血栓。当前,国民心血管病中,出血性卒中有所减少,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快速上升,尤其是心肌梗死。脑梗与心梗相似,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

2.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作为第三大心血管杀手,公众知晓率却很低。静脉血栓之所以被称为“隐形杀手”,往往因其大多无症状。其形成主要有三大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静脉曲张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长期久坐或久站者、孕妇等均为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脉血栓轻者可能导致静脉发红、肿胀、发硬、结节和痉挛性疼痛等症状;重者可能发展为深静脉炎,表现为皮肤褐色红斑、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全身发热和剧烈疼痛,甚至可能面临截肢。若血栓游移至肺,堵塞肺动脉,则会形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血栓?

事实上,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避免久坐不动。过去医学界认为,乘坐长途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发现,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医学专家称这种病为“电子血栓”。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因此,在生活中应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休息片刻,起身活动。

2.走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又强身健体,无论男女老少,何时开始都不晚。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常吃“天然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建议食用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等食物,它们都是“天然阿司匹林”,有清洁血管的作用。同时,应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4.稳住血压。高血压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

5.戒烟。在戒烟这件事上,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因为一支小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对全身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6.缓解压力。加班、熬夜、压力大,会导致动脉应急性堵塞,甚至闭塞,引发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