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不少人眼里,微软就是一个由“Windows、Office、广告和 Bug”组成的软件公司。这其实也不能怪我们:Xbox 游戏机在本世代被 PS5 和 Swtich 打得找不着北,曾经的人体工程学外设也被国内外设品牌全面超越。至于 Surface 电脑?不好意思,在性价比方面“奔向另一种极致”的 Surface 硬件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甚至还没有 Dell 的 XPS 高。

但过于自信的定价并不是微软 Surface 电脑最大问题,毕竟 XPS 在最近几年的售价也都朝着两万人民币的大关迈进。真正影响 Surface 市场表现的,在我看来其实是微软在产品上的“平庸”:

在很久很久以前,Surface 的定位可不仅仅是一台高溢价的高端笔记本,同时也是微软用来展现 Windows 设备未来形态的前瞻设备,跟Pixel硬件之于Google一样。

不过,我这里说的可不是 2015 年表演“手撕笔记本”的 Surface Book,而是更为古老的产品——第一代 Surface,更具体来说,是第一代 Surface 中,不被所有人看好的Surface R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2012 年,微软“破天荒”举办了一场电脑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自有”电脑品牌 Surface,以及该品牌下的第一款二合一笔记本——Surface(RT)。按辈分来说,这款 Surface 就是之后所有 Surface Pro、Surface Go 的“老祖宗”。

为什么这款“初代 Surface”是微软最具前瞻性的 Surface 呢?因为Surface(RT)是一款采用 ARM32 处理器,运行 Windows 8 RT 的 ARM 笔记本。今天如火如荼的Windows on ARM,微软在12年前就在玩儿了。10多年后,数字科技一日千里,信息社会也已是沧海桑田,再回头细品这款Surface老股东,体验会是怎样的?如果你好奇,就继续往下看吧。

设计做工均高端,历经12年时间考验

在开始介绍这款初代 Surface 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帮大家理清 Surface 的产品线。从第一代算起,最核心的二合一 Surface 共有三条产品分支,分别为 Surface、Surface Pro、Surface Go。带 Pro 后缀的机型大家都熟悉,这里就不再赘述。

不带后缀的 Surface 机型定位比 Pro 要低,其初代产品发布与 2012 年 6 月,比第一代 Pro 还要早半年,是第一款 Surface,同时也是第一款 ARM 架构的 Surface;第二代 Surface 与第二代 Surface Pro 推出时间接近,但依旧保留了 ARM 架构。为了方便区分,我们也将运行 Windows RT 系列的 Surface 称之为 Surface RT 和 Surface RT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第三代 Surface 推出时间比 Surface Pro 还晚半年,但和Pro 产品线一样改用了英特尔 x86 架构,随后 Surface 基础版产品线就此终结。至于 Surface Go,要等到 2018 年才推出。其定位同样低于 Surface Pro,但采用的也是英特尔的 x86 处理器。

尽管 Surface RT 已经是 12 年前的产品,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Surface RT 无论在产品设计理念还是做工上,表现都相当不错。

以小雷用 180 元收回来的 Surface RT 为例,Surface RT 机身采用了大量的镁合金,无论是客观的“扭转刚度”还是主观的手感,都营造出了不错的高端感。甚至连 Surface 标志性的后支架,在 12 年后也没有丝毫松垮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硬件方面,Surface RT 采用了 NVIDIA Tegra 3 四核心处理器,搭配 2GB 内存和 64GB 存储空间(小雷这款为 32GB)。当然了,Surface RT 在 背面支架后藏了一个 microSD 卡槽,可以为 Surface RT 提供 32GB 的扩容空间。

Surface RT 配备了一块 10.6 英寸的全贴合屏幕(康宁第二代大猩猩),和当时绝大多数的笔记本一样,为 1366×768。没错,这是一款采用 16:9 屏幕比例的平板电脑。Surface RT 也配备前后摄像头,但并不支持红外 Windows Hello 解锁。另外,Surface RT 也时髦地用上了磁吸充电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 Surface RT 的键盘。在早期(第三代 Surface Pro 及更早机型时期),微软为 Surface 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键盘:Type Cover 和 Touch Cover。其中 Type Cover 和现在 Surface 的键盘类似,采用物理按键;而 Touch Cover 为一整片电容式触摸键盘,防水性能较好,但不能提供任何输入反馈,输入手感极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顺带一提,早期 Surface 键盘并不能将一小部份键盘吸在屏幕下方。就个人来说,小雷也更喜欢这种老键盘的设计:尽管键盘不能像现在的型号一样提供一个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倾斜打字角度,但因为键盘直接平摊在桌面上,所以打字时也不会像现在的键盘一样出现“下凹”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至于背后的支架,Surface RT 只提供了一档角度,想跟现在的 Surface 一样大角度开启,还得等到 2018 年的 Surface Pro 3。

Windows on ARM 的真·鼻祖

尽管是 2012 年的产品,但放了这么长时间后,这台 Surface RT 依旧能正常充电、启动、甚至连电池都没有鼓包。我本来还想着这么好用的电脑不如留下当 Windows 备用机,但一进系统,12 年前我放弃这台电脑的原因就再次浮上心头——Windows 8 RT 操作系统。

给没用过 Windows 8 的朋友介绍一下。Windows 8 的上一代,Windows 7,是一个专门面向非触屏桌面电脑和笔记本操作习惯设计的操作系统但到了 Windows 8,微软似乎对触屏 Windows 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有着错误的认知——整个操作系统完全为了触控界面优化,传统的“桌面模式”变成了 Windows 8 Metro Design 下的一个“程序”。

开机后,你得用鼠标在花花绿绿的“磁贴开始菜单”中点击那个名为“桌面”的磁贴,才能看到熟悉的 Windows 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软

也正是在这一代 Windows 中,微软将软件区分为“桌面软件”和“Store 应用”,其中“Store 应用”也就是后来 Windows 10 时代 UWP 的前身。听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毕竟 Windows 8 还保留了桌面模式,用起来跟 Windows 7 也没什么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是,Surface RT 是一款运行 Windows 8 RT 的 ARM32 电脑,而他运行的 Windows 并不是“正经”的 Windows 8,而是微软面向 ARM32 设备开发的 Windows 8 RT。更惨的是,微软为了推广 Windows Store,在当时并没有提供将 X86 32 位软件转译成 ARM32 软件的功能。这意味着 Surface RT 只能使用 Windows Store 中的软件。

光看文字大家可能理解不了这句话有多么“噩梦”,这里小雷给大家打一个比方:你用一台正经笔记本电脑的钱,买了一台触屏二合一笔记本,但发现这台电脑能且仅能运行手机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当然了,微软第一方的软件对 Surface RT 还是做了专门的适配的。不过与其说是适配,倒不如说是微软重新开发了一个面向 Windows 8 RT 的新版本:在 Surface RT 上,你能以“桌面模式”运行微软预装的 Office 2013。但不仅插件和传统的桌面版 不太兼容,甚至软件性能都落后一大截。至于其他软件或游戏更是想都不用想,放在现在可以说是活脱脱的“学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小雷直到现在都没提 Surface RT 性能跑分的原因:主流的跑分软件根本不提供 ARM32 的版本,而 Windows Store 又已无法正常访问。

事实上,即使在 2012 年,愿意为 Windows 8 RT 开发 App 的开发者也少之又少。这也让 Surface RT 成为了第一台“发布就过时”的电脑。用 Surface RT 自带的 Word 上打出这篇评测的稿子,就已经“榨干”Surface RT 所有生产力的“重度场景了”,无论时间是 2024 还是 2012 年,皆是如此。

混合 AI 能成就 Window on ARM 吗?

不可否认的是,Surface RT(包括 Surface RT 2)是一款相当失败的产品。作为 Windows on ARM (WoA) 设备的首次尝试,微软希望凭借 ARM 这一低功耗、高效的硬件平台挑战传统 x86 架构。然而,由于兼容性差、应用生态匮乏,以及性能未能达到预期,Surface RT 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尽管如此, WoA 的发展并未完全停滞。随着 AI 技术的迅速发展,WoA 可能迎来一次翻盘的机会。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AI 能从多个方面帮助弥补 WoA 的短板。

首先,AI 可以通过提升应用兼容性与性能来解决 WoA 的关键:过去,WoA 设备在运行传统的桌面应用时依赖仿真技术,性能往往大幅下降。但 AI 可以通过优化仿真层,利用智能代码转换和优化技术,自动学习和加速应用的运行方式,减少仿真过程中的性能损耗,从而提高兼容性,接近原生的应用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更重要的是,生成式 AI 正在改变用户与设备的互动方式,为 WoA 设备带来了新的机会。在过去,ARM 设备常被认为仅适合轻量级任务,而性能密集型任务仍需要依赖 x86 设备。然而,混合 AI 技术可以帮助 WoA 设备承担更复杂的任务。比如将云端算力与本地接口结合,减少用户对高性能应用的依赖。

低功耗、智能调度与随时在线也是 WoA 的一大优势,尤其在移动设备和物联网领域,ARM 架构具备极大的潜力。AI 可以通过智能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优化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让设备在提供强大算力的同时依旧保持低能耗。对于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新兴应用场景,WoA 凭借这一优势与 AI 结合,可以提供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展望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WoA 在生成式计算、智能助手、边缘计算等领域将获得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不仅为其在消费市场重新定位创造了机会,也让它能够在企业级市场和新兴技术领域找到新的突破口。

尽管 Surface RT 是一场失败的冒险,但或许正是这种“跌倒”促使微软不断探索,最终迈向了一个以 AI 为核心驱动力、低功耗 ARM 为载体的未来。也许在未来某天,我们会再次看到微软自豪地宣布:“我们早在 2012 年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只是一直在等大家赶上我们而已。”

IFA100,雷科技报道团凯旋而归!

9月6日到9月10日,IFA100(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在德国·柏林拉开序幕。

IFA100周年之际,AI大模型技术正在深刻重塑科技产业,雷科技派出报道团对IFA 100进行了一线、立体、专业报道,输出40+内容。CES、MWC与AWE等科技大展丰富的报道经验,确保了雷科技IFA报道内容的时效性、丰富度与专业度,相关内容在雷科技300万微信粉丝矩阵、1000万新媒体矩阵传播,全网阅读量/播放量预估超500万。

期待在下一届IFA,在CES、MWC和AWE等世界科技展会大舞台,我们再度相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