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79年,杨靖宇的血海深仇,还是他自己报了。2019年10月24日,一队由日本侵华老兵后代和大学生组成的访问团,到吉林通化靖宇陵园拜谒,他们带来的一封信尤为重要。这是一封谢罪书,写的人是一位名叫岸谷和的日本老人,她是替自己的叔父岸谷隆一郎写的,1940年,正是这位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将杨靖宇割头剖腹。
尽管当时日本已经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政府,看似取得了上风。但杨靖宇一个人,就让岸谷隆一郎久久无法忘怀,甚至连续五年经常做噩梦;可以说,自从他向杨靖宇动手以后,他的内心就再也没有安宁过。没别的原因,实在是杨靖宇所做的事情,太令人震撼了。
杨靖宇虽然牺牲在东北,但他是河南驻马店人。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只留下年幼的他和柔弱的母亲相依为命。穷人家的孩子,总是成长得很快,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做事果断坚决,非常有主见,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事情,无论有那么困难,他都会坚持到底。说起来,杨靖宇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原本叫马尚德,在18岁之前,他也不知道“革命”是什么。
18岁时,为了获得一门技术,更好地工作,他考上了开封纺织工业学校。那一年,日军枪杀无辜的中国平民;京汉铁路爆发了举世震惊的工人大罢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提出三民主义,中共则出版了机关刊物《前锋》,文学家也纷纷发表作品,鼓动民众呐喊、反抗不公。在这样的思想浪潮的影响下,杨靖宇在学校开始接受到进步思想,并深深地感觉到反抗压迫、赶走侵略者的重要性。他开始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4年后,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安排,他最初是在家乡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当地的土地革命,杨靖宇可是大功臣,他创立了河南第一支农民的武装——确山县农民革命军,在他的带领下,农民军攻占了县城,赶走了当地武装,开展了河南地区最早的土地革命。
杨靖宇在革命中表现得越突出,国民党反动派也就越恨他。他还曾经被反动派关进监狱,遭到了残酷的严刑拷打。杨靖宇的信念是坚定的,敌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非人折磨,都不能让杨靖宇对我党的秘密说出半个字。面对铁桶一样无所畏惧的杨靖宇,敌人也是头疼不已;先后抓了他五次,仍然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1929年,我党在东北的地下抗日武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东北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急需一个强有力的支援去当地主持大局。斗争经验丰富、百折不挠的杨靖宇,就很符合要求。他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亲,结婚没几年的妻子,两个孩子;而去东北本身就是很冒险的事情,极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但他什么都没说,把家里都丢给了他的妻子,自己踏上了去东北的征途。
杨靖宇化名张贯一,他的第一站是抚顺煤矿,这里是被日本人占领了的,所以普通人根本进不去。但日本人对待工人们极其残酷,每天都有工人被虐待致死;拼了命劳动却换不了几个。杨靖宇为了成功潜入去发动群众,化装成挖煤工人到了矿里,每天不仅要做繁重的苦力劳动,还要找机会向工人们宣传革命思想,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反对日本矿主的非人虐待。工人们过得苦不堪言,而反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在杨靖宇的带领下,工人开始了有效反抗,矿场的正常经营受到了影响。日本人气急败坏,但很快就查到了这个叫做张贯一的人,就是导致工厂生产受到影响的罪人;于是让日本军方出面,把张贯一抓进了监狱。日本人不相信他是单枪匹马,背后肯定有力量在支撑着他,推测可能是共产党。但不管用什么法子,日军也撬不开杨靖宇的味道。最后只能无奈妥协,让人无罪释放。
原先的煤矿是待不下去了,他又改成了杨靖宇,正式担任东北的抗日工作。九一八事变,让东北人民的反抗意识越来越高涨,加入他组建的东北抗联的人民群众也越来越多。但这个时候,我军的实力还远远不如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因此很多想要投军报国的老百姓,都到了国民党的队伍。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杨靖宇仍然选择了更为灵活的游击战的方式来对付日军,把人员伤亡控制到最小,同时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很快,杨靖宇就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也迎来了大批加入他的老百姓。
杨靖宇用了两年的时间,让日军对他的态度,从看不上的散兵游勇,变成了恨不得立即拔除的眼中钉。然而这个时候杨靖宇的队伍已经有了比较隐蔽的据点,还有粮食、装备等各种物资,成为了当地抗日的主要力量,强攻十分困难。而且日军的围剿部队在和抗联的交锋中,好几次被抗联战士围困,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最重要的是6000人的抗联对日军的交通线路破坏也十分严重,常常让东北的日军无法对其他地方进行支援,为各地抗日战斗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日本人正面打不过,就使阴招儿。仍然是利用抗联战士们穷怕了饿怕了的心理,用飞机撒出来大量的传单,要给抗联战士钱粮和官位,只要你来我这里当兵,条件更好,武器也更好,生命都更有保障了。抗联是一支快速成长起来的队伍,很多人在短暂的胜利中迷失了自我,误以为自己能力很强,在抗联条件艰苦,去了敌方阵营就可以享福,何乐而不为呢?很多人的心蠢蠢欲动。这样的人还不少,杨靖宇无法理解他们,但也知道强留不了,只得在最后警告他们,说:无论如何,以后再见只能是敌人了。
尽管还剩下一部分队伍,但这时候一个重要人物的倒戈,成为插在抗联身上的一把尖刀。这个人是杨靖宇的副手程斌,也是东北抗联第一师师长。在战场上程斌往往表现得非常勇敢,经常冲锋在杨靖宇的身边,经过一次次的战斗,杨靖宇也越来越信任他。因此程斌知道所有的情况。因此,当杨靖宇听说程斌投降之后,他来不及愤怒,就想着马上准备之前分了70个据点隐藏的物资。可是来不及了,程斌已经抢先一步,带着日本人抢走了杨靖宇囤积的过冬必需品,想要不费一兵一卒,把抗联困死在雪山上。
程斌当然也知道抗联兵力布置的习惯,为了保存实力,杨靖宇也只得尽快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而这时候山上的抗联,完全没有吃的,棉服等也被日军掏得一干二净,大多数人都没有御寒的衣服。连杨靖宇,手脚长满了冻疮,鞋子还破了大洞;只能一边用树皮和雪充饥,一边和敌人周旋。身边的人要么在战斗中牺牲,要么实在忍不住投降了敌方,比如杨靖宇的警卫排排长张秀峰,他从15岁开始就被杨靖宇带在身边培养,最后还带走了9960元大洋和其余警卫排战士倒戈。到最后,杨靖宇身边只剩下两个战士,他们二人下山买粮时遭到伏击,壮烈牺牲。
雪山上的抗联,就只剩下杨靖宇一个人了。上山砍柴的群众赵延喜,看到杨靖宇受伤严重,就劝他放弃抵抗,只要投降就有高官厚禄,好过在这里冻死啊。杨靖宇却说,为了中国,不能投降。他掏出身上仅剩的银元,希望赵延喜能帮他买点粮食。赵延喜拿着大洋,转头却带来了日军,杨靖宇这时候已经五天完全没有吃饭了,他的胃里全部是棉絮和树皮;疲惫不堪的他打光了最后的子弹,最后他靠在一棵大树下,被跟随陈斌一起叛变的机枪手张奚若一枪毙命。
带队的正是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他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让杨靖宇在光秃秃的山上独自支撑了那么久,如果没有接二连三的背叛,说不定最后杨靖宇还能逃出生天,他下令割下了杨靖宇的头,又剖开杨靖宇的肠胃,看看他这些天都吃了些什么。让他特别震撼的是,杨靖宇的肠胃里,一颗粮食也没有。岸谷隆一郎和负责解剖的医生都非常震撼,对伟大的军人杨靖宇充满敬佩。
日军将杨靖宇的头颅装在玻璃箱中,运到通化城的大街小巷和各个学校等人多的地方示众;杨靖宇的棺木中,岸谷隆一郎则请了城中最有名的木匠,雕了一个精美的头颅,又请最好的书法大师为杨靖宇立碑,请日本高僧为杨靖宇诵经,以日本习俗高规格安葬了杨靖宇。做完这些之后,岸谷隆一郎其实并不安心,他思虑太多,短短时间内仿佛沧桑了十岁。他在此后的五年中,他每天都在经受良心的折磨,他没有一天忘记过杨靖宇的死状,同时对天皇发动这场战争的结局充满了深深的担忧。因为如果中国人都是杨靖宇这样,那中国肯定不会投降的。
当日本天皇面对世界宣读投降书的时候,岸谷隆一郎长出了一口气,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自己也选择了自杀。2019年,岸谷隆一郎的亲侄女岸谷和手写谢罪书,托日本战犯的后代,帮她带到杨靖宇的塑像前,早年间她亲自到中国来过,那时她已经80多了,不适合再长途奔波了。她说,对于日本犯下的罪行,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谢罪微不足道,但中日友好对于两国的未来很重要,她要为此尽上绵薄之力。我们没有权利替杨靖宇选择谅解,更何况还有千千万万像杨靖宇一样,默默牺牲的英雄,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