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9月19日,一艘名为“威尔逊总统号”的美国邮轮载着约130名从美国归国的中国学人,抵达香港海域。

尽管大家持有合法的过境签证,却遭到港英政府与美国当局的联手阻挠,同船人数达到一定数目后、不能直接登岸。他们被分批乘坐小艇押送至九龙,然后徒步穿越罗湖桥口岸到深圳。

此时,在桥的另一侧锣鼓喧天,人群一拥而上,归国学者受到解放军和同胞们的热烈欢迎。这次的回国人员共有100多人,但前来欢迎的人数却不下6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9月,“威尔逊总统号”归国船上夜景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次航行,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次传奇之旅。它创造了中国近现代留学“海归”史上好几个之最:一是同一船次回国的留美学者人数最多;二是途中发生的故事最多、经历最复杂,三是由于美国在途中拦截扣留著名核物理科学家和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赵忠尧等三人,造成的国际国内影响最大;四是这批归国学者中,后来走出的院士最多,有10+2位院士(鲍文奎、池际尚、邓稼先、傅鹰、彭司勋、涂光炽、叶笃正、余国琮、张炳熹、周镜 等10人,以及在日本被扣押两个多月后才乘坐下一班航次回到祖国的赵忠尧和沈善炯)。其中邓稼先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叶笃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0年3月18日,朱光亚起草,52人联名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发表在《留美学生通讯》上,吹响了回国的集结号。但随着冷战开始和朝鲜战争爆发,留学生归国遇到重重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光亚所写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50年8月28日,“威尔逊总统号”第17次航程在旧金山启航,近百人登船。8月31日,邮轮经停洛杉矶,又有一些人加入归乡行列。

在抵达洛杉矶时,美国当局针对这艘邮轮上有关人员的“拦截”便开始了。当时,钱学森并不是这趟航行的乘客,只是行李交由此船托运。但他的行李被扣留,他本人直到1955年9月才离境回国。

9月12日,邮轮抵达日本横滨海域。早上七点钟,船上突然响起广播,点名要赵忠尧、沈善炯、罗时钧、鲍文奎4人带随身行李,搬到指定房间。

由于鲍文奎有晚睡晚起的习惯,没有听到广播,只有赵忠尧、沈善炯、罗时钧3人离开了房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官员就在房间里等着他们。

这些官员硬说他们携带了秘密资料,一件件翻动大家的行李,还强迫3人到厕所脱光衣服,进行全身搜查。至此,赵忠尧、罗时钧和沈善炯三人被羁押在日本。两个月后,美国才迫于国际压力将他们释放。11月17日,他们乘下一班威尔逊总统号离开日本,于11月28日抵港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忠尧、罗时钧、沈善炯三人归国时,联名同船留学生向毛主席发电,《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他们的电文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当时,普渡大学的邓稼先博士也在这次航船中,却未被列上黑名单。可能是他与加州理工学院和钱学森都没有关系,而且刚毕业,还没什么显赫成绩。谁都没有想到,美国的这一“疏漏”,给中国大陆送去一位发展核武器的人才。仅仅14年后,罗布泊上空蘑菇云腾空而起,邓稼先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等到9月17日,邮轮到达菲律宾马尼拉,麻烦又落在之前侥幸逃脱的鲍文奎身上。但菲律宾不是二战战败国,不受战胜国的管制。由于没有有力证据,鲍文奎又一次逃脱了追截拦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尔逊总统号”第17次航程留美学人合影

来源丨何宇保存,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采集

“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在太平洋上航行了三个星期,终于在9月19日抵港,9月20日抵达广州。大家在稍作休整后,便奔赴祖国各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岁月流转,如今“威尔逊总统号”上的海归学者大多已离我们而去,邮轮本身也早已退役拆解。但他们的名字与故事,如同璀璨星辰,在中国科技史的夜空中永远闪耀,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与前行。

参考文献:

[1]王德禄 程宏.“威尔逊总统号”不寻常的第17次航程[J].百年潮,2014年9期

[2]熊卫民.金霉素·牛棚·生物固氮:沈善炯传[M].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审稿专家:

程宏,北京市长城战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