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这个词中写满了密密麻麻两个字“chi人”,让人听起来打

哆嗦。

单纯的“孝”是纯粹的、温暖的,但是,这个词的重点恰恰在“顺”上。

“顺”这个字眼,有一股隐形且强大的力量,牵扯着我们要去顺从和服从父母,

这种顺从,不是出于爱,更是一种被动地遵从——遵从父母的意志、要求,甚至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不得已的“伪装”。

“孝顺”就被集体无意识地蒙上了“尊卑有序”的色彩。

父母在上,子女在下,子女的行为必须符合父母的期待,才能算得上是“孝顺”。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我生了你,这就是恩,你应当一生一世当牛做妈来报答我的恩情”。

这些孝顺和血缘之类的糟粕,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文化。

在这种模式中,父母和子女都处在一个固定的角色里,无法轻易打破。

父母希望通过这种“孝顺”来维持他们的权威和地位,

而子女则在这种期待下不断压抑自己,牺牲自己,去满足父母的期望。

在这种“尊卑有序”的观念下,子女的个体意志被压缩到几乎看不见的程度。

子女面对父母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因为TA觉得自己没有主动权和选择权,也没有拒绝的资格,

因为一旦说“不”,就会被PUA为“不孝”,被父母以情感勒索和道德绑架的方式拿捏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子女匍匐在高高在上的父母面前时,TA的自我被狠狠地踩在父母的脚下。

这带不来和谐,带来的是隔阂。

那种表面的“顺从”其实是一种被迫的妥协,

而这种妥协所积累的负面情绪,终究会在关系中造成不可弥合的裂痕。

隔阂不单是情感上的疏离,更是一种无声的对抗。

子女内心深处的压抑、愤怒、敌意、反抗不断积聚,虽然表面上依然顺从,但内心早已开始与父母渐行渐远。

这种内心的巨大冲突,让子女在面对父母时,无法敞开自己,自然流露出爱,而是带着一种无奈和勉强。

时间久了,孩子会回避与父母的交流,对父母的关系也是为了“应付”,很形式化,

而父母也会感觉到孩子越来越“冷漠”,不愿意亲近自己,误以为是子女嫌弃自己,不孝顺自己,内心就会有失控感和恐惧感,于是会变本加厉地控制和要求孩子。

父母和孩子被围困在这种恶性循环里,关系会彻底破裂,孩子走的远远地,甚至“拉黑”父母。

爆裂,无声!

父母可能一辈子也意识不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而孩子在长期的压抑和委屈下,失去了对家的归属感,像是一个没有“妈”的孩子,

在别的关系中,不停地找“妈妈”。

这种方式很大可能又会传递给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顺,不单单是道德问题。

在封建社会,社会福利几乎不存在,“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只能转嫁给家庭,依赖子女。

所以, 孝文化大规模地传播起来。

孝顺,被上升为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子女必须肩负起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

在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今天,这种文化再次被推崇,并且依然会得到老年人的大力支持。

父母和子女之间本该是纯粹的、真诚的,有爱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本质本应当是基于尊重和理解,而不是权威与顺从。

父母和子女,本应当是家庭中的不同角色,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想法,感受和生活方式。

在理想的亲子关系中,爱是无条件的,不带任何附加的要求或期待。

父母的爱,不应因为子女的顺从或反叛而有所增减;

而子女对父母的爱,也不应仅仅因为责任感或社会压力而存在。

这种爱,是自然流露的,是出于对彼此的珍惜与关心,而不是任何形式的道德绑架。

父母和子女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轨迹,

父母不应试让子女来实现自己的未竟之梦,

子女也不应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牺牲自己的愿望与追求。

父母和子女都能在关系中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而非彼此纠缠不清。

没有了爱和责任的负担,爱就能自然流动起来,而且关系也会轻松、自然,而不是“僵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对父母经久不衰的那份愧疚感,紧紧地勒住了心。

从小就挂在父母嘴边的话:

“我们这么辛苦养你,你一定要听话。”

“你知道我们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吗?”

这些话听起来再平常不过,但它们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播下了“欠债”的种子。

孩子本能地想要回报父母的爱,但这种爱在父母反复的暗示中,变成了一种责任,一种负担。

当我们把父母的付出看作是必须偿还的债务时,愧疚感就来了。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子女”的形象,

总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能让父母满意。

可现实要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当我们发现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或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时,

那种愧疚感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折磨我们。

你可能会反复回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为什么父母好像不太满意。

我们内在住着一位严苛的大法官,我们对自己内在的批评,往往比外在的批评更为严厉。

这种严厉的自我评判,经常会转化成愧疚感,敲打着我们。

有时候,父母不直接说,而是有意无意地旁敲侧击地通过情感勒索的方式来提要求:

“我们辛苦一辈子,你怎么能这样?”

这些话让孩子很难不感到愧疚,感觉不去回应父母的期待,就对不起他们的养育之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那些恶贯满盈的人相比,有时候那些满嘴空谈仁义道德的人更让人厌恶。

恶贯满盈的人,至少在行为上是直截了当的,他们的恶行显而易见,黑白分明,让人无可置疑地感到愤怒和厌恶,不会反复怀疑自己到底对不对。

但是,那些口口声声谈论仁义道德的人,这种虚伪和伪善,比起直白的恶行,更折磨人。

伪善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披着道德的外衣,借用高尚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自私和冷漠。

他们或许会在人前大谈特谈爱、奉献、善良等高尚的理念,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斤斤计较、损人利己、冷漠自私。

他们的言行不一,让人觉得受到欺骗,更加难以忍受。

他们以“道德”的名义进行操控、欺骗,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踩着他人的痛苦

最坏的不是恶人,而是那些假装好人的人。

所以, 我们在生活中, 要看清这类人的嘴脸,不要轻易被他们利用,拿捏,道德绑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打破这种传统的孝道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原本是相互的,而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感情就叫做“爱”。

在爱之中,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尊卑有序,只有平等、尊重和理解。

父母对子女的情感应当称之为“爱”而不是“恩”,

同样地,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也应当是“爱”而不是“孝”。“

只有在爱的基础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才能才能被温暖和幸福填满,而不是因为“孝”的压力而变得紧张和扭曲。

爱是相互的,它不是单方面的施与受,也不应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划分出等级。

如果父母虐待或伤害了子女,子女有权利反抗,这并不是不孝,而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尊严和权益。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应是附属关系,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有权追求自己的生活,有权捍卫自己的尊严。

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再以“孝”来束缚彼此,而是以“爱”来链接彼此。

(文章原创,严禁搬运抄袭,侵权必究!)

我是一名专门研究【攻击性】的心理咨询师,专注女性心理咨询,擅长把心理、人性和现实糅合起来,为您分享自我成长/人际关系/原生家庭/人际关系的心理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温暖和力量。

特别喜欢一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地方。

欢迎预约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