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民收完粮食,总是担心天气不好导致粮食发霉,现在村里有了‘粮食银行’,在这里免费烘干,省时又省力。这段时间小麦的价格相对低一些,存到‘粮食银行’的小麦等价格高了再卖,每斤能比市场上多卖0.3元左右!”近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乐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粮食银行”厂区内,党支部书记薛志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些满载着希望的种子,被存入‘粮食银行’,村民不仅可‘随意支取’还能待价而沽,弹性的贮粮方式,让村民的腰包更鼓,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成色更足。”

“银行”里放的不是钱,而是粮食;“存折”里存的不是钱数,而是粮食持有数,这就是“粮食银行”。

新乐村种粮大户霍翠霞今年种了375亩粮食,其中小麦57亩、玉米318亩。“这可解决了大问题!”霍翠霞告诉记者,对于种粮大户而言,粮食储存一直是个难题。“卖不完的粮食不但没地方放,还要担心受潮和鼠害虫害等问题。”

粮食入“仓”,村民们不仅不用担心变质、潮湿、腐坏,还能像银行一样“随取随用”,甚至待价而沽。2022年春季,新乐村聚焦群众关心的粮食晾晒、仓储和销售问题,积极构建生产、信用、供销等综合合作体系,探索成立“粮食银行”,投资建设日烘干量300吨的粮食烘干塔、1800平方米的粮食储备库。

“‘粮食银行’破解了粮食怎么收、谁来储、如何销等问题,这种模式的益处是农民增加了收入,合作社提高了效益,企业提前锁定粮源,降低了粮食损耗。”新华镇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贾俊岐介绍。截至目前,该“粮食银行”已经为村集体带来收入18万元。

“粮食银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土地流转、农民增收、企业盈利的“金锁”,也打通了“一村一业”引领各方良性发展的路子。

“新华镇新乐村将在万亩粮食种植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粮食银行’新业务,依托小麦集群产业建设现代化面粉厂,推动农村地区走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让农户的利益更大化。”薛志强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薄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