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好端端的商品房,但是盖了一半,烂尾了,施工方跑了。
老百姓也是感觉自己上了个大当,房子买了,结果盖一半,但是贷款还得还,这是啥道理。
可是这官司往上打,发现怎么打都打不赢,因为贷款合同明明白白地摆在那,不还钱行吗?
现在俄乌正在打仗,俄罗斯的住宅也是经常遭遇乌克兰无人机的轰炸。
所以有人脑洞大开,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中,房子被敌军炸毁了,老百姓还需要还房贷吗?
虽说中国发生战争的概率很小,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经典的,答案也的确是让大多数人感到意外。
一、贷款合同到底是个啥?
首先这是个合同!别看这是一句废话,但是却很重要。
因为这个合同,可是大家以后还不上钱,人家银行拿着打官司的凭据。
老百姓想要买房子,但是手头又没有那么多钱,跟朋友借不行,跟亲戚借,面子也没那么大。
银行借,可是银行又不能白借,如果一个人一贫如洗,家里啥都没有,工作工作不行,一天到晚吃低保,这样的人可能借得到钱吗?
那怎么可能行得通,银行一天到晚盯着的就是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借了钱,还不上,银行能吃哑巴亏么?
对于老百姓来说,主要目的就是能从银行的手里借到钱,并且银行明明白白的告知贷款人,利息多少,未来需要还多少。
答应了,就签订协议,不答应,就另想出路。
所以对于贷款人来说,在贷款之前,就已经同意了银行的还款方式,已经对自己未来的偿还能力进行过评估。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毕竟买这个房子也不是受到了银行的逼迫。
合同签完之后,贷款人开始履行合同,因为没有抵押品,所以银行就把房产证拿去抵押了。
如果未来这钱还不上,银行总得拿着房子来还清账款吧?
所以实际上,在履行贷款义务的时候,房子被抵押给了银行,银行就享受了一定的权利。
当贷款人还清了贷款之后,银行就把房产证还给贷款人。
这样一来,购房者完全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合同也履行完成,银行跟贷款人之间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房屋贷款本身就是这么个事,其实本身并不复杂,未来即便房子出现了问题,这事也不复杂,一切都要根据合同来。
二、因为战争房屋损坏,贷款还不还?
如果国家发生了战争炮火肯定将会蔓延到城市,而老百姓的房子,自然也少不了被战火波及。
一发炮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一户人家,而这户人家正巧不在家里,躲过了一劫,无缘无故的房子成为了一片废墟。
这种情况下,房贷还用还么?
当然得还,如果跟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在合同里肯定没有写道: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出现,贷款就不用偿还了。
战争中房屋被毁,这就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所以虽然不是老百姓的责任,但是老百姓依旧得偿还贷款费用。
这么一看,银行是不是不合理呢?其实也不能这么说。
因为当初大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彼此都是笑呵呵的,但是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虽然不是百姓的责任,但也不是银行的责任,跟银行签订合同的是贷款人,所以这该还的贷款可是一分都不能少。
可是一场战争,老百姓流离失所,别说工作了,连住所都没有了,拿什么去还钱?
当然作为银行,自然也不可能这么不讲情面,都压根没钱了,还硬要百姓去还钱,这显然不讲理。
银行这个时候就需要想了,不能逼得人太紧,同时又得一点点把贷款收回来,因此就会出台一些延迟还款的方案。
在这个时候,银行可能会出台一些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可以与银行协商延缓还款期限。
通常情况下来说,这个延长的期限基本上足够大家安顿好家里,然后并找到一份工作了,只要有了工作,这贷款就可以继续还了。
大家必须要知道银行的目的是什么?既然给百姓贷了款,自然就想要拿回这笔钱和利息。
对于银行来说,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还款人出现什么意外,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怎么会去逼百姓还钱?
不过,可能对于很多买房人来说,他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像在贷款买房的时候,都买了房屋保险。
房屋保险不就是给这个房子上的保险吗?针对的其实也就是这些不可抗力因素。
当然不仅仅是战争,什么台风,一些极端的自然灾害,房屋保险都给赔。
也许很多人觉得房屋保险没用,但是偏偏保险这个事情,就是不出事的时候感觉没用,真要是出了事,那可是帮了大忙。
其实银行这么做,也是为了帮助百姓保障自己的购房权益。
如果真要是因为战争把房子给毁了,这个房屋保险也就有大作用了,保险需要对房子进行赔付。
银行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所以说,银行从来不会亏着,而大家所担心的这些问题,即便出现了,也会有妥善的解决方案。
三、战争中的贷款将会如何权衡?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还真得好好思考一下,因为这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战争中,银行的贷款业务将会如何权衡。
这个问题该怎么说呢?
就是发生了战争,注定将会有很多人流离失所,即便有了战争,银行也不能不收回贷款吧。
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如果发生战争,老百姓经济受损,银行到底是要这钱,还是不要这钱呢?
想当年在二战过后,西方很多国家受灾严重,这个时候能出面解决问题的就只有政府。
所以一系列的受灾善后工作陆陆续续地开展起来。
在这个时候,如果银行主动减免和免除部分房贷,老百姓就不用还那么多钱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灾后还贷问题上做的也是相当人性化。
大家都知道,虽然银行跟贷款人签订的合同,但是如果贷款人突然没了怎么办,自然就由贷款人的继承人继续还钱。
可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家对这一政策就进行了弹性处理,凡是在地震中的遇难者,继承人无需承担贷款债务。
这就是国家在灾后重建方面做出的一项努力,这对于灾后重建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地震之后,汶川迅速恢复元气,其实跟国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灾难和战争面前,百姓是弱小的,他们无能为力,所以这也引出了银行在天灾人祸面前,到底应该如何权衡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银行主要靠贷款赚钱,这无可厚非,百姓既然贷了款,欠债还钱这也没话可说。
但是作为银行不能总想着赚钱吧,好歹要兼顾一下社会稳定和发展。一个商业银行一天到晚总盯着那点贷款,那时间长了,客户肯定也是越来越少。
但是到底怎么做才合适,怎么做才能平衡好这其中的利益关系,这就有点复杂了。
近些年银行业一直在改革,很多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也流失的越来越严重。
过去是百姓想贷款,银行不给,现在可到好,求着百姓贷款,竟然没人搭理。
这其中自然跟房屋供给需求有一定的关系,试想如果一个银行能做出更多人性化的举动,那么也不至于会到今天的地步了。
如今银行都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增加客户粘性,另一边升级科技水平,将业务发展到线上。
这些措施没问题,但是能不能多去倾听一下百姓的实际需求,多结合结合实际,做一些人性化的措施,这样能不好吗?
结语
虽然没有发生战争,没有出现房屋被毁,还要还贷的问题。
但是国内现在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房屋泡沫破碎之后,房价大幅度贬值,但是这贷款却依旧要还。
本身这种贷款没什么好说的,欠银行的一分都不能少,因为这属于在买房时,压根就没考虑到房价贬值的风险因素,这跟银行有什么关系。
可是因为房贷引发的社会问题却屡屡出现。
买了房子烂尾了,要还款,房子贬值了,要还款。
即便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银行却依旧打着冰冷的催收电话,将催收进行到底。
所以有时银行要多做一些人性化的事情,把还贷的事情增加一些弹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