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图片为广告 ————
本文由寻美南部(原南部传媒)推送
南部县因盛产色白味纯的井盐而闻名于川北,在历史上被誉为“盐乡”。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4年),县境开采井盐,渐成盐业,至上世纪60年代,南部盐井终因燃料成本高和外盐的冲击而关闭,结束了近两千年烧盐的历史。
“南盐”靠人背畜驮,水陆联运,但主要靠水路运输,运输分三线进行,一线溯嘉陵江上运广元及甘肃碧口、武都,陕西汉中、宁强一带,流向白龙江、洛阳河沿岸地区;一线溯嘉陵江上运阆中河溪关、旺苍,流向东河沿岸地区;一线顺嘉陵江运往蓬安、南充等地。盐井一般为商绅拥有,少则五、六眼,多则几十眼,采盐工多为青壮劳力,有的负责查找、开凿盐井,有的负责采盐水(俗称“扳盐水”),有的负责煎盐(俗称“烧盐”),有的则负责成品盐的外运和购进烧盐所需的煤炭。
盐的外运和购买所需的煤都靠牲畜驮运,每年运进县境的2万吨煤大多用于烧盐。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常能看到绵延的驮运队,场面十分壮观。在有的山路上,石头路面被驮牛长年累月地踩成碗大的“牛蹄坑”。牲畜的劳动强度很大,故有“变牛莫在南部县,去驮盐,来驮炭”的民谣,那些崎岖蜿蜒的驿马古道,在千年的风雨岁月中,默默记载了南部县盐民的奋斗史与辛酸史。流传下来的俗语,“背盐”“背老”具有几重意义。一是指用背篼等工具靠人力在南部县崎岖的山路上运输成品盐;由于人力背一两百斤盐巴,长途运输,很多盐工(盐民)因长年累月地冒着酷暑严寒搬运,十分劳苦,在途中容易患当时因医疗条件差而难以治愈的重感冒,为了挣很少一点的工钱养家糊口,有的人因此而命丧黄泉,于是乎俗语“背盐”“背老”的另一种意义是指患了卧床不起的重感冒,说人得了难以治愈的重病就叫“背老”。这个方言俗语口头流行于现在的升钟、大桥片区。
成品盐多被运到县城市场集中交易,交易的地方因此得名“盐店街”,牲口休息的地方则为“牛巷子”,牲口所需草料有专门买卖的市场,久之曰“草市街”。在原凤台乡有一地,因烧盐后煤渣堆积成山而得名为“炭包嘴”。因盐业的发达,南部县人民创造了大量有关盐业方面的谚语,如“少年当盐工,老来钻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盐工的悲惨生活。
20世纪30年代初,红军为了获取足够的盐巴而“三进盐乡”,并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具有南部县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通过以南部县民歌(山歌)、口号、标语等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思想播种到偏远贫寒的南部县区域。发掘、整理和研究“盐乡”文化,对进一步研究南部县的盐业、航运、农耕文化中的商业、民俗以及民间传统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来源:方志南部
南部家乡的味道
四十年老手艺人匠心制作
南部农家土麦面
.....包邮到家.....
抢购需知:
下单后一般在次日发货,除偏远地区外全国包邮 (新疆、西藏、内蒙、青海、海南等偏远地区需联系客服补邮费)。
不会网络订购的朋友,可以通过电话联系订购!联系电话:19960865678(微信同号)
点击正文卡片关注我们
南部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
广告爆料
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