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同时服用多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无法有效控制,同时还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如何改善这位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实现多维血糖管理,在控糖的同时简化方案、改善不良反应?全新机制GKA助力实现疗效与体验双升级!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在控制疾病进展的过程中,血糖管理尤为重要。关于T2DM患者的血糖状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餐后血糖(PPG)体现患者机体的降糖能力,血糖范围内时间(TIR)反映血糖的波动情况[1]......同时管理多种血糖指标,是不是需要用很多种药物?如何简单、有效、安全地进行全方位的血糖管理?这个病例,或许能为你带来启发!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工人。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8年,乏力1月。

现病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病程中近期无发热、咳嗽,无明显视物模糊,偶有手足麻木、针刺感;无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无间歇性跛行;无双下肢乏力,偶有胸闷,无气喘胸痛;无头晕、头痛,大小便正常,睡眠饮食可,近期体重下降约3kg。

既往病史:既往有肺结节、肾结石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舅舅、表哥患有T2DM。

体格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感,无颈静脉充盈,气管位置居中,胸廓正常,无肋间隙增宽,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音,未闻及干湿啰音,未闻及哮鸣音,心界叩诊无扩大,节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腹部平坦,无腹部压痛,无腹部反跳痛,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下肢无凹陷性浮肿。两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四肢末梢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NS(-)。

实验室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辅助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诊断该患者为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以及高脂血症。

立于“危墙”多面楚歌,百余种疾病息息相关

该患者为中年男性,T2DM病史8年,胰岛功能欠佳,且合并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既往使用了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钠-葡萄糖共转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多种口服降糖药,然而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空腹血糖(FPG)7-9mmol/L,PPG 13-14mmol/L,HbA1c7.5%,均高于正常水平。

因此,这位患者的血糖管理需要关注多个角度,追求更高层次的“优质达标”,在降低高血糖的同时,多个维度血糖达标,并尽量避免低血糖。

多年来血糖管理指标持续发展,维度不断进阶,临床应重点关注“四维指标”管理(图1),即长期血糖、餐后血糖、血糖变异性和低血糖,对应的主要指标分别是HbA1c、餐后血糖PPG、血糖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图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血糖管理的“四维指标”

  • HbA1c<7.0%;FPG 4.4-7.0mmol/L;PPG<10.0mmol/L。同时,还需要平稳控糖,兼顾血糖控制与低血糖发生风险。

要达到这一血糖控制目标,用药方案选择也需要考虑患者个人需求。对该患者而言,原方案使用多种药物,服药次数较多,严格依从较为困难,且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体重下降明显。因此,患者希望使用简单便捷、不良反应小、控糖效果佳的新方案。

基于这位患者的整体需求,调整其治疗方案为:停用阿卡波糖及达格列净,应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多格列艾汀治疗

此方案中使用的多格列艾汀是全新机制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药物,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结合于葡萄糖激酶(GK)的活性调节位点发挥作用。

血糖调控核心器官的GK能够感知葡萄糖浓度变化,将葡萄糖信号转换为各器官的协同响应,启动三大核心调糖器官的“自主调节”,开启降糖或升糖机制,维持血糖稳态。多格列艾汀作用于胰岛、肠道的内分泌细胞以及肝脏等器官中的GK靶点,改善T2DM患者受损的GK功能,增加机体对血糖变化的感知能力,改善受损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分泌能力以及肝糖原合成,从而重塑T2DM患者的血糖稳态,为综合管理T2DM的“四维指标”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图2)[5,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多格列艾汀启动“肝-胰-肠”三循环协同作用[5,6]

治疗方案调整后,从CGM数据中可观察到,患者的多个血糖指标均趋于平稳、正常:

  • 患者的FPG下降到6.5mmol/L左右,PPG降至9.8mmol/L左右,且血糖波动幅度逐渐减小,TIR达90%,无低血糖事件发生,达到了预设的血糖控制目标( 图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患者的CGM数据

病例总结

此例患者具有8年的糖尿病史,胰岛功能欠佳,且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尽管先前使用了多种降糖药物,但其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体重下降。根据患者多维降糖、简化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个性化需求,临床为其停用阿卡波糖及达格列净,加入多格列艾汀。此后,患者的PPG、TIR、HbA1c等多种血糖管理指标趋于正常,治疗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生低血糖事件。在T2DM治疗中,新型药物多格列艾汀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为改善血糖“四维指标”、重塑血糖稳态增添利器。

新药速递

多格列艾汀是全球首创、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GKA药物,用于控制成人T2DM患者的血糖。经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多格列艾汀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降糖效果确切,耐受性良好,成为临床治疗T2DM的新武器。

SEED研究纳入463例未用药的新诊断T2DM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多格列艾汀单药治疗组或安慰剂对照组。该研究提示,使用多格列艾汀单药治疗24周,受试者HbA1c相对基线显著降低1.07%(P<0.001),且HbA1c的下降在52周治疗期间始终持续。单药治疗24周,2h-PPG较基线显著下降2.83mmol/L(P<0.001)[7]。

DAWN研究纳入767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多格列艾汀75mg每日两次或安慰剂组,进行24周随机双盲的联合治疗。该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控制不佳联合多格列艾汀治疗24周,HbA1c较基线显著降低1.02%(P<0.0001)。与基线相比,多格列艾汀显著降低FPG 0.67mmol/L(P=0.0091)、显著降低2h-PPG 5.45mmol/L(P<0.0001)[8]。

同时,两项研究均表明,多格列艾汀单药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其耐受性良好,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其中大多数不良事件是轻度且可以缓解的,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DREAM研究是由参与Ⅲ期注册临床试验SEED研究的部分研究者发起的观察性临床研究,主要考察参与SEED研究的部分患者血糖达标后,在不服用任何降糖药物、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情况下,其后至少52周的糖尿病控制情况。结果显示,受试者停药后,52周时糖尿病缓解率为65.2%(研究中糖尿病缓解定义:血糖控制稳定,HbA1c低于7.0%或处于7.0%-8.0%),且HbA1c、FPG和2h-PPG持续得到控制,β细胞功能维持稳定。此外,DREAM研究中实现停药缓解的患者,自从接受多格列艾汀治疗后,葡萄糖敏感性和胰岛素早相分泌都得到改善[9]。

小结

T2DM患者普遍不能自主维持血糖稳态,长期血糖、餐后血糖、血糖变异性和低血糖四个维度稳态失调。因此,改善患者“四维指标”,重塑血糖稳态,成为T2DM患者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环。全球首个GKA类药物多格列艾汀能够同时改善“四维指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SEED、DAWN、DREAM以及其汇总分析等研究也为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循证证据。多格列艾汀的出现,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新选择。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永红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安徽省第一届卫生健康骨干人才

●合肥市内分泌名医工作室领衔人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罕见代谢病专业分会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常务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糖尿病与肥胖学组委员
●合肥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获安徽省医学科技二等奖、合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Tay J, et al. Annu Rev Nutr. 2015;35:389-424.
[3].The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China Country report; 2021.
[4].Diabetes Care. 2024 Jan 1;47(Suppl 1):S158-S178.
[5].Hadi Al-Hasani, et al. Mol Interv . 2003 Oct;3(7):367-70.
[6].Franz M Matschinsky . Nat Rev Drug Discov . 2009 May;8(5):399-416.
[7].Grewal AS,et al. Mini Rev Med Chem 2014,14(7):585-602.
[8].Wang P, et al. J Diabetes Res, 2017, 2017:5812607.
[9].Zeng J,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25(10): 2878-2887.
[10].Feng 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4, 26(2):745-753.
[11].Zhao Y, et al. Diabetes care,2024,47(7):1140-1142.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