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蒋肖斌

不久前落幕的第8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吴嘉辉与其沉浸式项目《蛇形挽歌》(Mnemosyne)亮相“威尼斯制作桥”(Venice Production Bridge)。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吴嘉辉说:“沉浸式项目对传统故事的创新改编,能以全新的艺术呈现方式,给予观众情感深处的触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蛇形挽歌》海报。受访者供图

《蛇形挽歌》改编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传奇《牡丹亭》,展现了杜丽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蛇形挽歌》以VR技术为介质,构建带有古典意蕴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既有根植于技术的交互性和魔幻荒诞感,又有从情感源头萌发的叙事性和艺术创新。

从“3D电影奖”开创到“VR单元”的设立,90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越来越关注科技前沿和新锐技术,鼓励新锐导演对技术进行创新使用。

在创新呈现古典文化方面,《蛇形挽歌》的布景道具是一大亮点。剧中,观众会跟随杜丽娘的声音步入一座庙宇。这30平方米的庙宇本身就是一个被精心打造的艺术装置,观众可触摸、可感受的“唐构件”,使得历史与现代、虚拟与现实在观众的指尖交融。

吴嘉辉说:“我们使用3D扫描打印技术,复原中国古典建筑的榫卯结构,让观众穿越千年时光,窥见中国古典庙宇的真容。”而且,这座庙宇是可拆卸的,它在故事的最后一幕会消失,海滩、沙漠等外部环境环绕在寺庙基座周围,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超现实感。

在创新使用VR技术方面,吴嘉辉尝试运用其打造梦境氛围,增加观众感官、行动、思考的身临其境感,既与原著内容相扣,又增添了现代戏剧观演的新趣味。

从跟随杜丽娘的声音走进庙宇,在僧人的引领下焚香品茶,到戴上VR眼镜进入亦幻亦真的VR影像世界,根据自画像和录音带这两种选择,体验不同的故事情节,再到摘下VR眼镜回到现实世界,观众会发现真实和梦境之间的界限已然模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滩、沙漠等外部环境环绕在寺庙基座周围,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超现实感。受访者供图

“随着故事一幕一幕发展,观众将依次体验4种存在方式,分别是完全存在、部分存在、隐形存在和非实体存在。”吴嘉辉说,“4种参与方式打造出的互动性和真实感,能够满足年轻一代对文化产品的多元需求。”

在传统的观演形式中,观众是被动的旁观者,与屏幕和舞台上发生的事有距离。沉浸式体验以交互体验吸引观众挣脱原有的观影经验,成为“介入沉浸空间中的行动者和体验者”。观众被邀请进入故事世界,在感觉和知觉层面体验故事,并在互动过程中产生行动,进而从认知层面反思故事和自身。

吴嘉辉认为,优秀的VR沉浸式作品可以运用于服务类行业,也可以“嫁接”到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近年来,包括VR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试验场”和“孵化器”。

在《蛇形挽歌》中,吴嘉辉还融入了西方现代元素,以中西交融的方法对原著的叙事模式进行拆解,让观众更接近超越国界的“至情”,感受到来自历史深处的情感与对当代生活的态度。

吴嘉辉认为,在西方观众眼中,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的至情,也像“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人类的至情是超越国界的,可能西方比较直接,东方比较含蓄,这只是行为习惯的差异,而爱本身没有区别。我们也希望唱响对浪漫、诗意、热烈的爱的赞歌。”

“在全球化背景下,注重民族韵味与本土文化的融入,观照自身美学发展诉求,建构东方影像的主体性,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这次前往威尼斯电影节,吴嘉辉感到VR技术沉浸式项目在国内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吴嘉辉的作品已经受邀参与明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国外合作伙伴尤为关注的一点,是创作者表达内容和其他国家文化语境的契合点。而前沿科技、新锐技术和沉浸式作品正是国际舞台关注的重点”。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