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浙江温州苍南县的龙港镇成为全国首个撤镇改市的镇,龙港镇直接改为县级龙港市,温州代管,浙江省直辖。

设市之前的龙港镇,位列全国百强镇第17名,GDP超过300亿元,常住人口近40万人,超过许多县域的体量。

设市之后,2024年,县级龙港市GDP总量飙升到410亿元,经济增速领跑于浙江各大县域,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就地市民化”常住人口增长21.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98.2%。

不过,近两年,受“行政区划总体稳定”政策影响,撤镇设市、撤县设区/市及城市合并等举措均暂缓。因此,龙港至今仍为全国唯一由镇直接升级为县级市的特大镇,其扩容模式多年未获推广。

如今,撤镇改市似乎又要来了。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前不久,《中国社会报》刊发了一篇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刘涛署名撰写的文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区划地名工作改革创新》。其中,文章提到了“研究特大镇设市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县域经济增长点”。

更早在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

我国有多少乡镇?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一共有333个地级市,2844个区县,38739个乡镇。

虽然都是乡镇,但“同名不同命”,发展水平可不能相提并论。

在这三万多个乡镇里,GDP总量超过百亿的有100多个。更有少数经济重镇跨越了千亿元GDP的门槛,其人口规模与部分县域相媲美。以佛山市的北滘镇为例,该镇在2023年GDP总量1453亿元,超越了广东省内的汕尾、梅州、潮州、河源、云浮五个地级市。此外,佛山狮山镇,苏州玉山镇、杨舍镇,遵义茅台镇,也都跻身千亿镇的行列。

要知道,全国范围内,GDP突破千亿元的县级行政区尚不足60个,而超过500亿元的也不过数百个。所以这些经济强镇,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普通的乡镇。

然而,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的乡镇,即便经济再发达,也面临着诸多体制性束缚。

缺乏独立的规划审批权、房产事务管理权,土地供应受限,财政分配受制于县级政府等,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强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财权、事权、地权、人事权的不对等,使得这些实力强劲的乡镇在行政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

2014年,龙港申报撤镇改市时,就有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是市一级的要求,县一级的工作量,镇一级的体制,很难运作。媒体经常说小马拉大车,我看其实是老马拉火车。”

当年300亿的龙港已是“老马拉火车”,如今的千亿强镇呢?

而撤镇设市则意味着行政级别的实质性提升,是从“乡镇”向“城市”的转型。不仅将赋予这些经济强镇更多的自主发展权,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更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加均衡、协调的区域经济格局。

不过,也应该看到的是,撤镇设市难度并不低,当年龙港撤镇改市也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

毕竟,特大镇对于县域经济中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一旦启动“撤镇设市”的转型之路,便需直面与县域间关系的重新定位与协调,以及县域自身在新格局下的持续发展策略。这不仅是地理行政边界的重塑,更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多维度挑战的集合。

同时,我国行政区划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我国每一项新增的县级市都需精心规划,避免行政机构臃肿。

鉴于此,当前“撤镇设市”的动向虽引人关注,但其能否全面铺开,仍需时间与实践的检验。(内容来源|华博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