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些年"公务员热"吗?多少英才学子趋之若鹜,只为挤进"体制内"。毕业季到来,"考公上岸"仿佛就等于"衣食无忧"。然而,在财政吃紧的今天,情况正悄然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今年,哈尔滨、湖北十堰等多地相继推出精兵简政、清理编外人员的举措。一时间,"铁饭碗"岌岌可危,"吃皇粮"不再稳当。究竟是何原因让地方政府下定决心"砸饭碗"?取消编制的深层次逻辑又是什么?这一举措对公务员队伍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清编风暴"再起,多地动真格

清理编外人员的大幕正在全国多地拉开。最早行动的当属哈尔滨市,早在今年3月,当地编办就发出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编外人员清理工作。此后数月,这股"清编风暴"愈演愈烈。据统计,哈尔滨共清理市级事业单位临聘人员300余人,各区县清理1600余人。而在湖北十堰,全市摸排出编外聘用人员共3400人,经过清理后直接减少326人。当地监管部门明确表示:"编外人员只减不增。"

"清编"的步伐正在加快。在今年5月,安徽、山东、河南等多地相继出台政策,对编外人员进行清理规范。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对聘用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摸排,逐一甄别是否符合条件;对保留人员实行总量控制,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同时建立"编外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堵住反弹加人的后门。一场针对"吃空饷"人员的大清洗已然展开。

编制之困:冗员膨胀无实绩 财政吃紧难承担

"同工不同酬"、"吃空饷"......这些乱象为何在机关事业单位屡禁不止?症结就在"编制膨胀"。据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在2022年底达73万个,比2015年净增3万多个。但在这背后,却有大量编外雇员、临聘人员游离于编制之外,总人数已超过"编内"。一些地方财政供养人员甚至占到在岗人数的60%-70%。

编制膨胀不仅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也容易滋生懒政怠政等问题。有的地方机构人浮于事,一个萝卜三四个坑,但真正的活儿却没几个人干;有的地方为编外人员虚设岗位,养了一大批"吃空饷"的闲人。这些冗员在位不谋事业、碌碌无为,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加剧。2023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3.8%,但支出却同比增长7.2%,收支缺口超过1万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编外人员的庞大开支,无疑成了悬在地方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财政过紧日子,冗员自然首当其冲。

改革之困:利益固化阻挠大 观念禁锢难破题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取消编制触及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改革阻力不可小觑。一方面是既得利益者的坚决抵制。在"同工不同酬"的条件下,编外反而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肥缺",大有"宁为编外一头,不为正式一兵"的意味。对于这些人,取消编制无异于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会千方百计阻挠改革。另一方面则是思想观念的禁锢。长期以来,"进体制"几乎成了许多人心中不二的选择,在"体制崇拜"的心理暗示下,简单取消编制恐怕难以服众。更重要的是,基层行政事务繁多、人手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没有配套改革的情况下,贸然砍人恐怕也于事无补。

利益多元化、观念多样化的背景下,取消编制绝非一蹴而就。它涉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需要打破部门利益藩篱,调整权力运行格局,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念。这注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审慎推进、久久为功。

改革之策:竞争机制可激活 财政资源能盘活

尽管困难重重,但改革的方向已然明确。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铁饭碗"思维,或许是化解编制困局的良方。传统的编制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刚性的身份管理,容易滋生等靠要的惰性心理。而通过取消编制,推行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则可以为公务员队伍注入竞争活力,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同时,精简人员还能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随着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的行政效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当然,取消编制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稳妥推进。要做好过渡期安置分流工作,确保受影响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完善配套改革措施,为基层减负松绑,避免出现"断崖式"砍人;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转变就业观念。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平稳落地、开花结果。

财政吃紧背景下,取消编制已成大势所趋。这既是地方政府过紧日子的需要,也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必然。对于即将失去"铁饭碗"的公务员们,这或许是一个危机,但更可能是一次转机。在新的赛道上,唯有不断提升能力、展现价值,方能无惧裁员之忧,在变革中成就事业。我们期待一个更加精干高效的政府,也期待每一位公职人员在新征程上,跑出生命的色彩、活出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