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世界上划分城市大小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大多都是按人口的多少来划分,我国也沿袭了这种分类方法,从官方的角度曾经有过两次划分,都是按照城市常驻人口来统计。

一次是1980年,当时把城市划分为四个等级,人口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20万以下为小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14又出现了新的划分,这就是2014版,其标准为人口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人口500至1000万为特大城市,人口100至500万为大城市,人口50至100万为中等城市,人口50万以下为小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人口的划分这些年已经被市场冷落,取而代之的是按一线、二线到五线的划分,这种划分法最早起源于房地产市场,这种划分虽然是非官方的说法,但是已经被大众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划分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其中最流行、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第一财经》的分类方法。

二、《第一财经》对城市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第一财经》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没有沿袭过去的传统做法,去行政级别、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大小来划分,而是设计了一套评估指标,其主体部分就是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这五个维度,来反映和评价城市的消费能力、吸引力、人口活力和发展潜力,并用这套指标评估了中国几百个城市,并划分出一线到五线城市,《第一财经》与其它机构有创新的地方,就是别出心裁的提出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而且还备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6开始,《第一财经》开始用这套指标对全国337个城市(其中包含了333个地级行政区和4个直辖市)进行了评估划分,其中:一线城市4个,新一线城市15个,二线城市30个,三线城市70个,四线城市90个,五线城市128个,每个层级的城市数量固定,但其中包含的城市和排名顺序每年都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财经》将划分的结果每年用《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方式进行公布。

三、《2021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划分和归类靠谱吗?

前不久,《第一财经》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又发布了《2021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这是自2016年第一次发布以来的第六次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榜单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看点:

1、一线城市的排序发生变化

多年来,4个一线城市的排序,无论哪个版本都是按照“北上广深”的次序排列,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性的叫法,其实也是4个一线城市综合实力的反映,《第一财经》这次公布的4个一线城市的排序是“上北深广”,和这个相同的排序在2018年公布的排行榜中曾出现过一次,时隔两年,又再次出现同样的排序,这一个级别的城市,在相隔两年后又出现次序同样的转换,是数据统计结果上的巧合,还是一种简单的置换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除了一线城市排序的变化,这份榜单最大的争议在新一线城市的排序和数量上。

六年六份榜单,新一线城市始终是15个,最引人注目的是排在新一线城市首位的成都,连续六年,始终位于新一线城市榜首的位置,连一线城市的排序都曾经产生过变化,而成都却六年纹丝不动,这六年成都GDP从11721亿元增加到17716亿元,人口从1573万增加到了2093万,人口增加了520多万,而杭州人口只增加了3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第一财经》采用的5项评估指标设置来看,并不是单一指标,涵盖了商业消费力、吸引力、人口活力和发展潜力等多项,从城市综合实力上看,成都也仅在商业门店、酒吧一类的设施上略强,其它几项和杭州、重庆、南京、苏州比并没有任何优势而言,更不用说在经济、财政、人均和科教文卫等核心指标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从榜单上看,西南和西北有强势崛起的味道。

新一线城市前5名有3个西南西北城市,重庆基本上无争议,武汉地位下降,但说西安会超越武汉,甚至比南京排序还高,经济总量上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其它方面也有显而易见的差距,明显缺乏说服力,随意性比较大,比较真实的排位可以参照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百行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东北三省几乎集体沦陷

前几季的新一线城市名单上东北还有大连,现在大连被降到二线城市,而且排在在福州和温州之后,这就更令人费解了,福州虽然GHD高于大连,温州GDP还没有大连高,无论从哪个方面,这两个城市都不能和大连相比,现在东北只剩下沈阳一家,还排在最后一名,甚至很多人都还在吐槽,沈阳还能算新一线?这里面有多少照顾的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6年的榜单,新一线城市上上下下的有6个城市,这就是合肥、大连、宁波、无锡、昆明、厦门。

就在这个榜单发布的前几天,国家发改委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就营商环境排名评价做过明确表态,表示今后的营商环境评价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不设‘排行榜’‘奖牌榜’,更不会向任何城市、单位收取费用。国家层面这个表态已经非常清楚,小编估计,今后一些明显受到普遍质疑的排行榜应该不会再出现在公众面前了。

你认为《第一财经》这个榜单靠谱吗?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