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朝的崩溃》一书主要探讨了鸦片战争(1840-1842)对清朝的巨大影响,揭示了中国历史从传统封建王朝向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本书由茅海建撰写,通过对琦善、林则徐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分析,重新审视了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尤其是否定了传统上将琦善称为卖国贼的看法。

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清朝军事力量的分析、鸦片禁令的实施、战争中的谈判与战斗经过,以及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等历史事件。作者通过对清政府内外政策的详细研究,揭示了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秩序的破坏以及它标志着中国不得不面临的近代化进程。

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军事对抗,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危机,提出了国家体制和制度改革的迫切性。

目录

目录

自序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1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2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3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4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5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6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

第7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8章 历史的诉说

内容速读

内容速读

《天朝的崩溃》是茅海建所著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主要探讨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以及中国近代化历史的深远影响。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分析,重新审视了鸦片战争中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提出了不少颠覆传统观点的看法。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是因为它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面,还深入探讨了背后的社会、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以下,我将以讲书人的口吻,带你速读这本书,提炼其中的亮点和精髓。

第一部分:从琦善卖国谈起——重新解读鸦片战争

第一部分:从琦善卖国谈起——重新解读鸦片战争

《天朝的崩溃》一书的开篇,就以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切入:琦善真的卖国吗?琦善作为鸦片战争中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长期以来被描绘成“卖国贼”,他的形象在清朝历史中是非常负面的。然而,茅海建在本书中通过仔细的史料研究,否定了这一传统观点。

琦善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他在鸦片战争前期担任两广总督,被派去与英军谈判。传统史学将他视作卖国者,认为他在战争中软弱无能,尤其是在虎门战败后,将香港“私许”给了英国,背叛了国家。然而,茅海建指出,琦善并非典型的卖国贼。通过对清朝内部的档案和英国外交文件的分析,茅海建证明琦善并没有主动割让香港给英国,而是迫于战争局势的压力和道光帝的模棱两可态度,进行了一场极其艰难的谈判。

琦善的所谓“卖国”罪名实际上更多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在清朝的封建体系下,失败总需要有人背锅,而琦善则成为了这个背锅者。茅海建的这一观点颠覆了我们长期以来对鸦片战争中人物的看法,也让我们意识到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琦善不过是当时失败的政治产物。

第二部分:清朝军事力量的衰弱与制度僵化

第二部分:清朝军事力量的衰弱与制度僵化

接下来,茅海建详细分析了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军事力量。他指出,清朝的军事力量表面看上去似乎庞大无比,但实际上,清军的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和战术思想都极为落后。清朝的军事编制和兵力分布,在应对内乱时或许还能应付,但面对英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时,显得力不从心。

在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武器落后已经不是秘密。英国拥有蒸汽驱动的军舰、精准的火炮和先进的战术,而清朝的武器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即使有少量火炮也早已过时。茅海建指出,清朝的军官和士兵不仅装备落后,而且缺乏足够的战斗经验和专业训练。清军内部的腐败、官员的无能以及制度的僵化,都让清朝在与英军的交战中败得一塌糊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朝的军事体系本身也是极其复杂和分散的。清政府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全国防御体系,各地的军事力量各自为战,无法有效地配合。这导致鸦片战争初期,清朝面对英军突如其来的进攻,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茅海建通过对清朝军事档案的深入研究,展示了清朝军事体系的内在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加速了清朝的失败。

第三部分:从“剿抚”策略到谈判——清朝的应对策略

第三部分:从“剿抚”策略到谈判——清朝的应对策略

在战争策略上,茅海建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始终未能统一认识,朝廷内部对如何应对英国侵略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强硬派主张“剿夷”,也就是坚决抵抗,通过战争驱逐英国人;而以琦善为代表的另一派则主张“抚夷”,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在这场争论中,清朝内部的政策反复摇摆,最终导致了决策的混乱。战争初期,林则徐主导了禁烟运动,并采取了强硬的抵抗策略。然而,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面对英军的强大火力和现代化战术,战局急转直下。在多次战败之后,道光帝开始动摇,对是否继续采取强硬手段犹豫不决。琦善此时提出的谈判主张,得到了道光帝的支持,但实际上,这一政策并未得到清朝上下的广泛认同。

茅海建指出,这种“剿抚”之间的反复,正是清朝应对外来侵略时最大的问题之一。在鸦片战争中,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不仅削弱了清朝的应战能力,也让清政府在英国人面前显得毫无威信。特别是在广东的谈判过程中,琦善与英国代表的交涉并未得到清政府的全力支持,这使得清朝在谈判桌上失去了主动权。

第四部分: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步入半殖民地时代的开端

第四部分: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步入半殖民地时代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高潮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茅海建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南京条约》不仅仅是战争的结束,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在《南京条约》中,清朝被迫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并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这一条约标志着中国的主权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犯,而香港的割让更是中国割地赔款的开端。茅海建指出,《南京条约》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不仅是因为它造成了清朝的巨大经济损失,更是因为它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外交体系。

在传统的“天朝上国”体制下,中国一直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认为周边国家都是臣服于天朝的“藩属”。然而,《南京条约》使中国不得不面对一个崭新的国际体系,即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外交手段来获取利益。这种制度的冲突使得清朝在鸦片战争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第五部分: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从封闭到开放

第五部分: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从封闭到开放

茅海建指出,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它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这场战争使中国从封闭的“天朝”体系中被强行拉入了国际社会的漩涡,也迫使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制度与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一直坚信自己的制度和文化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天朝上国不可侵犯。然而,鸦片战争的失败证明了这种思想的破产。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尽管清政府在战后并未立即进行改革,但社会上的士人、知识分子们开始呼吁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思想。这一思想的萌芽,最终在晚清的洋务运动中得到了部分实现。鸦片战争还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其他重大事件的发生,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后来的戊戌变法。

茅海建在书中强调,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清朝衰落的起点,更是中国近代化的催化剂。中国人开始逐渐认识到,若不进行内部的改革和开放,必将在与西方列强的竞争中处于永远的劣势。鸦片战争不仅迫使中国从经济、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还在思想文化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总结

总结

《天朝的崩溃》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深入剖析,展示了中国从封建帝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茅海建不仅重新评估了琦善等历史人物的作用,也通过细致的史料分析,揭示了清朝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内部矛盾与制度僵化。这场战争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使得清朝被迫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天朝上国”步入近代化的艰辛道路。

茅海建的这本书对鸦片战争的解读充满了深刻的洞见,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战争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还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背景。这本书提醒我们,历史并不是简单的成王败寇,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过程。鸦片战争中展现的失败与挣扎,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痛苦却不可避免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