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中秋之际,人民日报关注了陕西西安的一家照相馆,刊发了文章《一万张全家福的故事》。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家主营全家福照相馆开张40年,每年拍摄三四百个家庭,拍了有1万多张,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中国人的家庭文化。今天,我们由此聊聊家庭和亲情。

“我家里有重要的事,一直计划拍全家福”“也想与一家人留个纪念”……故事引发了共鸣,也让不少人反省,很久没有拍过全家福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愈发忙碌。城市化进程,也让传统的“大家庭模式”逐渐转向更多“小家庭确幸”,同时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成员间的龃龉、情感上的疏离。

拍全家福,是团圆的象征。但人难圆却成为普遍现象,年轻人远赴他乡,竞争压力和生活重担,让他们飞速奔跑,与家人相处时间少,家庭关系的亲密度自然就下降。

尤其是,家庭结构多元化,代际冲突这一曾经隐在家庭关系背后的漩涡暗流,逐渐浮出水面,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些传统家庭道德受到挑战。传统家庭结构中,长辈如同家中的大树,为后代遮风挡雨,也是难以逾越的权威。但后喻时代,年轻人掌握了更多知识资讯和生存技能,渴望在职业选择、生活方式乃至婚姻家庭中获得更多自主权,这就不可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

这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日常,就如同春日里新旧枝叶的更替,虽然是顺其自然的过程,却往往都会伴有阵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庆全家福照相馆展示的部分全家福。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政文

时间在流淌,社会在进步,但问题总是接踵而至。数字时代为家庭和谐提供了新的可能,社交媒体、视频通话,让家人足以跨越时空,随时团圆。平凡的日常分享,就能增进情感、缓解相思。只不过,这种普及和便利,也使得人们更加依赖虚拟世界,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家庭成员之间这种非直接的交流方式,同样面临着难以建立深厚情感联系的困境。

就拿拍全家福来说,十几人二十几人聚在一起,需要每个人放下手头的事。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即时,一些人也就不那么珍惜了。客观来说,作为记录家庭团聚、传承家族情感的重要方式,全家福背后的仪式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可西安这家照相馆的温暖故事,却给了人们一种提醒:原来还有很多家庭,每年都要挑时间、花精力、凑人头,专门去拍全家福。

纵然社会再瞬息万变,总有一抹温暖而恒定的色彩始终未曾褪色——那便是中国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工作再忙,生活再繁琐,我们依然保留着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心中总有一盏灯,为家而亮。

结婚生子、孩子升学、老人过寿、欢度佳节……因由种种,中国人总是喜欢拍全家福的。因为在那方寸之间,凝聚了家的温度。这是对团圆的渴望与庆祝,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与珍惜,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憧憬。张张笑脸中,我们能看到家的温暖与力量,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美德。

再过几天就是国庆假期,也是一年中难得的团圆契机。时不我待,很多事情不能等,因为世事无常。何不一起张罗一顿饭,一起爬爬山、一起看场电影,一起拍一张全家福,总之就是齐齐整整做一件事。在这种必要的仪式感中,互诉衷肠,也许就能解开心中多年的疙疙瘩瘩,与家人和解,也与自己和解。

一个家庭,就如同一棵大树,根系深扎于乡土,枝叶则向着天空伸展。只有用爱浇灌,用心守护,才会根深叶茂,而每一位成员在人世间的跋涉,便有了来处,也有了归处。

(文 | 西一)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