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众议院以351赞成, 36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一项名为“对抗中国恶意影响基金”的法案。该法案计划在未来5年时间里拨款16.2亿美元(约合114.5亿元),用于支持各个国家的独立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其提供资金的前提条件,就是对中国进行抹黑和造谣。从这份法案的具体内容来看,实际上这一计划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实施,这次在众议院通过只不过是“事后算账”而已。
一直以来,美国在对华舆论中,一直将美国塑造为“受害者”,将中国塑造为“全球秩序和规则的破坏者”。所以这份法案同样也将美国描绘为“受害者”的角色。美国一直都喜欢玩文字游戏,什么叫做对抗中国“恶意”?如何理解“恶意”?这实际上都是美国自己定义的,然后根据这个定义对中国发起疯狂攻击。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债务陷阱”和“中国在非洲掀起新殖民主义”等荒谬论调。
债务陷阱,实际上指责的是中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高,这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全球的金融霸权和贸易霸权。在过去,美国向欠发达国家提供的所有金融援助和经济援助中,虽然说是“援助”性质,但绝大部分都带有额外的政治条件,而这些政治条件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排他性。
以阿富汗的人道主义危机为例,美国提供援助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塔利班临时政府改变自身的政治体制。而基本上所有陷入“债务陷阱”的国家,美国均脱不了关系。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后,美联储大水漫灌导致美国国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不断加息,这直接拉爆了一些小型经济体,斯里兰卡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在其中。
再往前追溯到80年代,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推高拉美国家外债风险,这一举动直接导致拉美十多个国家相继爆发债务危机,陷入十年发展停滞。在这一轮宽松之后,美国再次要求这些国家放松国家管制,推动私有化,推动贸易自由和金融自由等条件,然后才能向这些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这导致拉美不断被美国来回收割,丧失发展的自主权。
而截止到2022年,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最大的债务国是厄瓜多尔,但也仅仅占据该国外债的6.8%,阿根廷和巴西,债务占比仅仅只有1.2%和0.6%。针对美国的这种论调,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佩德罗·巴罗斯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贷款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切实帮助当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为当地创造造血能力,相反美国的贷款才是毒药。
而“新殖民主义”则是指责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和投资不断增加,美国不断试图捏造一个中国通过对非洲的投资,将非洲变成所谓“新经济殖民地”的角色。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地,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为当地修建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当地民生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但对美国来说,中国对非洲影响力的扩大,意味着美国影响力的衰弱。因此美国不断通过抹黑和污蔑的方式,来离间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属于典型的“我做不到,但是我也要让你做不成”的做法。基于这一“朴素”的逻辑,美国政府早在2021年就公布了一份详细的对华舆论战报告。
该报告以一个非洲国家为例,拟定中国与该非洲国家合作建设一个深水港,美国出台了一个“综合性”的舆论作战计划,抹黑中国对该国的投资,破坏中国与该国的外交关系,通过当地的报纸和NGO组织炒作劳资之间的矛盾,煽动对立情绪。美国这种手段并不稀奇,其本质上依旧是“和平演变”的变种手段,在对手的内部发展“第五纵队”,通过撒狗粮的方式收买对方内部人员,推抹黑的同时挑动对立。
就目前而言,现在互联网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苗头,从给日本核污水排海到“赢麻了”的一系列论调,其实都可以归咎于域外势力对国内互联网的渗透,目的就是想要推动对立。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难以避免、且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些恶意带节奏、搞对立的人和事,我们不仅仅要让一些人“吃不了”,还要让他们“兜着走”。
但对于这些论调也没必要过于担心,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早已经让“意林”似的内容难以找到立足点,在了解了自己,又了解了别人的情况下,这种网络上的渗透起到的作用只会越来越低,甚至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自入境144小时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进入中国,亲眼见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美国不断抹黑的做法,不会取得成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