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古人尊孔子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也是恰如其分。孔子的教化之道,就算是放在今天,也是非常地伟大,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论语》有三句关于教育方面的格言,我们看看孔子到底是怎么教化众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历来为人所称道。在孔子以前,只有官府创办学校,一般的人平民和奴隶,是没有权力去上学的。到了春秋时代,第一个设立私人学校的,就是孔子。

有教无类,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到他这里学习,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种族国籍之分,也没有男女老幼之分,只要你想学,谁都可以到孔子这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第七》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费的问题,现在私立学校也很多呀,但跟孔子办的学校完全不相同。现在的私立学校,目的是为了赚钱,是要盈利的,是要收高价学费的。孔子办学,可不是为了赚钱,他是真的义务教育众生呀,这也正是他最受人尊敬的地方。

来孔子这里上学,是不收学费的,如果收高价学费,那贫穷人家的孩子怎么来他这里上学呢?这和“有教无类”的主张不是相矛盾了吗?但是呢,学生拜老师,出于尊敬和礼仪,多少是要带一点见面礼的,这个不能算作学费,有钱的准备丰富一点的礼物,没有钱的家庭,就准备一点最简单的礼物。

束脩”,就是十条肉干,大概是最简单的礼物了,每个人家都能拿得起,所以才说“自行束脩以上”。孔子招收的学生,很多都是出身贫贱的,十条肉干如果很贵,这些学生也不可能成为孔子的弟子了。在那个时候,老师和学生是不分彼此的,谁家里富有,就多付出一些,照顾老师和其他同学。甚至有的同学,还需要老师照顾,去补贴家用。他的学生颜回死后,父亲颜渊还要孔子把车卖掉,帮颜回置办棺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的教学方法,不是填鸭式教学,不是现在的题海战术,而是启发式教学。他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开启自性本具的智慧和灵性,然后再举一反三,才能真正学到老师要教的东西。

他教导学生,不但学生苦思冥想都想不出来的时候,他就不去开导学生;不到学生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他就不去启发学生,如果指出一个方面,学生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孔子也就不再教导他了,还得让他从头再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孔子一个人,才能教出三千弟子,如果像现在的教育方式,孔子了累也累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