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陈伯之逃魏,很多人对于陈伯之可能不大熟悉,这个人是谁呢?当时陈伯之逃魏对于刚成立的南梁有多大影响呢?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南朝梁的陈伯之反叛萧衍,在被萧衍击败后逃到北魏的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原文和译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仅放置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陈伯之是南朝齐时期的一个手握重兵的重要将领。

陈伯之出身寒微,是靠武功一步步的走到将军的位置上的。

陈伯之是济阴睢陵人,目不识丁,从小就凭借武力横行乡里。后来还做过劫船的盗匪。后来碰到了车骑将军王广之,王广之欣赏他那种打起仗来不要命的狠劲,所以才把他召入麾下。

而陈伯之也确实没有辜负王广之,跟随王广之南征北战,履历功勋,所以也逐步在军中得到升迁。

而陈伯之真正成名是在当时萧鸾要篡位,大肆屠杀诸王,派王广之讨伐南兖州刺史萧子敬。王广之派陈伯之为先锋,陈伯之抵达城下,见城门还开着,直接冲进城里斩了萧子敬。也因此陈伯之不仅升为了将军,还被封为鱼复县伯。

在萧衍从雍州起兵后,萧宝卷任命陈伯之为豫州刺史,占据寻阳(今江西九江)来抵御义军。萧宝卷还派陈伯之的儿子陈虎牙带军去支援郢州。没想到萧衍围点打援,打败了萧宝卷的增援的军队,让郢州守军彻底绝望最终投降。

当时萧衍就判断凭借着郢州的胜利,陈伯之不会有抵抗的意志,所以就派了一个跟陈伯之比较熟悉的人去游说陈伯之。陈伯之这时已经开始犹豫不决。而萧衍绝不给陈伯之犹豫的机会,趁机大举进军,围困了寻阳,陈伯之不得已而归附萧衍,册封镇南将军,随从攻打建康(今江苏南京)。

在南京城下,陈伯之也显露出来异心,每当有投降的人从城中出来,陈伯之就召唤来小声地探问城中的情况,暴露出来陈伯之的归顺其实并不是真心归顺,还是想观察局势,再决定自己的站位。萧衍洞察到了这一点,就跟陈伯之说“听说城中将吏对你投顺一事非常恼火,想派刺客来杀你,你应当慎重考虑,务加小心。”之后萧衍又派刚刚投降的郑伯伦去跟陈伯之说:“城中人对你很恼火,想写信引诱你去投降。你一投降,就要剁下你的手脚;你如果不投降,也要派刺客刺杀你。你要作好防备。”这才打消了陈伯之想要投靠萧宝卷再次背叛的想法。

萧衍打败了萧宝卷登基之后,封陈伯之征南将军,仍派他回江州(今江西九江)镇守。

《资治通鉴》里面讲陈伯之的反叛是因为身边有一堆人的蛊惑,比如河南人褚緭。这个褚緭可能是河南褚氏家族的,萧宝卷的岳父就是褚氏家族的,叫褚澄,是尚书令褚渊的弟弟,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医大家。传说治好了豫章王的病,所以就被萧道成任命为左户尚书。当然背后还是褚家也是有背景的豪门。他爸爸褚湛之先后娶了刘裕的两个女儿为妻,也算是不简单。褚澄就是刘裕的五女儿生的。当然褚澄也是娶的刘义隆的女儿,他妹妹嫁给了刘义隆的次子。褚澄的女儿嫁给了萧赜的儿子萧宝卷,看看古代帝王为了笼络豪门,实际上就是通过层层的婚姻关系让你上他的船,都是一家人了,就不可能帮外人。

当然这个褚緭很可能是褚家旁支,这个支系可能混得就很不好了,所以很不得志。在建康的时候就巴结范云,想要谋取向上的空间,可是范云却不怎么搭理他。所以他心态彻底失衡,他觉得范云的出身还没有他好,自己的家族比范云高贵却得不到机会,所以就忿忿不平(“建武以后,草泽下族悉化成贵人,吾何罪而见弃!)。而恰逢萧衍篡位,他就认为在这种乱世,不如搏一把,他看到陈伯之在寻阳掌控重兵,认为陈伯之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自己扶持陈伯之起事,干得好出将入相,如果失败了跑到北魏凭自己的学识和家室当个省长市长啥的也不是问题。

所以褚緭就去蛊惑陈伯之,而陈伯之身边有很多跟褚緭类似的人,也希望搏一把让自己和家族翻身,所以就跟他们一起合谋。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陈伯之什么态度呢?从之前陈伯之不情愿投降就看出来陈伯之这人也是有野心的,一方面他认为在乱世掌控兵权,也完全可以效仿汉末的局面,干好了成一方诸侯甚至称帝,干不好就逃亡北魏也能当个高官(当然也可能是褚緭忽悠他的,甚至也有可能是北魏本来就在南朝不断的渗透,在策反这些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萧衍知不知道这个情况呢?其实萧衍估计早就看出来了,但是因为刚刚拿下建康,政局非常不稳定,萧宝卷家族的人还没杀光呢,暂时顾不上。但是萧衍也尝试把自己的人派到江州去,希望能加强对江州政权的控制。在这个时候,萧衍还是希望先稳住政权,只要底下这些实力派不反抗,就慢慢的收权。暂时让陈伯之回江州其实也是权宜之计,其实陈伯之也明白,他和萧衍之间是没有信任的,所以这个刺史的位置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当陈伯之决定反了的时候,就不可能接受萧衍的布置了,所以萧衍派来的别驾想替换掉陈伯之的嫡系邓缮,但陈伯之根本不给与配合,这么抗旨实际上就是摆明了要反了。

陈伯之也清楚已经没有退路了,于是命令戒严,让褚緭伪造萧宝寅的书信,以便出示给僚佐们看,并且在厅堂前设坛,歃血为盟。

但江州也不是都是陈伯之的天下,首先就是萧衍任命的豫章太守郑伯伦发动郡兵抗拒陈伯之。接下来长史程元冲率领数百人直接攻打府衙。陈伯之亲自带兵抵抗,程元冲打不过逃入庐山。

萧衍知道陈伯之反了之后,委任领军将军王茂为征南将军、江州刺史,率兵讨伐陈伯之。

面对王茂的大军,陈伯之虽然占据寻阳,但是郡内一没有得到王观这些豪族的支持,二是豫章等地郑伯伦起兵反抗。于是陈伯之留下同乡人唐盖人防守寻阳城,自己领兵向豫章进发,攻打郑伯伦,想要先打下豫章,但是陈伯之面攻打豫章不利,而王茂大军又逼近了,所以陈伯之只能选择抄小道渡过了长江,与陈虎牙等人以及褚緭一起奔投北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北魏面对南朝势力的投奔当然是欢迎的,还希望这些人策反更多的南朝势力,未来南征拿他们当炮灰嘛。所以北魏也没吝啬,封陈伯之为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曲江县公。给的待遇好,才会吸引更多的南朝人投降北魏嘛。

从陈伯之反叛的这件事情来看,说明了当时南朝的局势其实还是很不稳定的。在陈伯之反叛之前,就有建康城内之前萧宝卷的近臣孙文明等人叛乱,闯入卫尉府,杀了卫尉、洮阳愍侯张弘策。又趁黑夜进攻皇宫。但被萧衍亲自击退。也说明当时朝堂上下对于萧衍篡位,还是有很多忠于萧宝卷的势力伺机而动,想要翻盘。所以当时萧衍的核心工作就是要稳定局势,为什么他要把萧鸾的子嗣都杀掉,其实就是为了防止这些反叛的人推这些人出来夺位。我们前面谈到萧宝玄弑杀,其实萧宝玄虽然对于辅政大臣和地方势力很狠,但对于自家兄弟还是有些手软,所以才会不断有势力不断以他推他的弟兄出来反叛。萧衍当然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即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杀光萧鸾的后嗣,彻底杜绝这个隐患。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陈伯之叛乱的失败也是因为萧衍基本上杀掉了萧宝卷的兄弟,让陈伯之也只能伪造萧宝寅的书信,但萧宝寅早跑到北魏去了,所以国内的各派势力就不大可能因为一封信就起来支持陈伯之。所以陈伯之的叛乱基本无人响应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陈伯之这个人也是有野心的。而正是因为他自己有这种心思,所以在他身边才聚集了褚緭这些人。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在不断强化陈伯之反叛的心思,最终陈伯之也是被这些人裹挟下仓促之间就起兵反叛,结果错误估计了形势,其行动很快就失败了。

所以很多领导干部在犯罪被抓后总是忏悔没有管好身边人,其实如果你自己没有这点心思,你身边怎么会有有这些心思的人呢?强调没有管好身边人,不如忏悔一下为什么没有管好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