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及文创精品展区展品吸睛。(本文组图: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以匠心传承为本,以创意智慧为翼,在敦煌,赴一场非遗文创的融合盛宴。

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潮流”与“传统”碰撞出新火花。走进敦煌文博会“匠心传承·创意绽放”——非遗及文创精品展,一场跨越时空、融合创新的文化盛宴徐徐展开。

展区内,分“指尖遗韵”“华彩敦煌”“国潮涌动”“匠心雅艺”“绒化文博”和“中亚风情”六大版块,共展出千余件非遗及文创精品产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创意的完美融合,充分展现传统与现代的灵动交融和文化创意的勃勃生机。

活态展示 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在非遗展区,众多非遗作品精美呈现,各显风采。活态技艺展示吸引众多与会嘉宾与游客在驻足打卡、体验互动、与非遗传承人一同交流分享感受。

有色矿石、有色宝石、有色砂岩、有色土……在敦煌石粉彩绘技艺展示区,陈列着五颜六色的岩彩。敦煌古壁画技艺(石粉彩绘)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侯杨红经过画稿设计、布局定位、线描、敷色绘制等工序,正在泥板上绘制一幅精美的敦煌壁画作品。

“敦煌石粉彩绘技艺作为古老的画种,由敦煌地区历代民间画匠在汉民族和西域各民族绘画技艺的基础上融合发展而成,其绘画颜料主要取自敦煌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天然矿物质,绘画作品色彩稳定、千年不变。”侯杨红说,作为非遗传承人,能借敦煌文博会这个国际盛会平台,将古老的敦煌石粉彩绘技艺展现给大家,让更多人更深入了解敦煌壁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16年前,侯杨红从山西来到敦煌支教,从此和敦煌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幸运,能来敦煌看壁画、画壁画,与敦煌相知相伴;很幸福,能在这里扎下根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敦煌。”侯杨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侯杨红正在绘制敦煌壁画作品。

“这个香包叫福寿三朵,装饰了桃、石榴和佛手造型,传达祝福长寿的寓意。老虎、狮子造型的香包象征勇猛威武……”庆阳香包刺绣展示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左焕茸向游客介绍道,庆阳香包刺绣,俗称“荷包”“耍活子”,或叫做“绌绌”,承载了庆阳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这些香包制作得太精美了,我要买回去送给长辈和朋友。”一位来自外地的参观者精心选购了18个心仪的香包。

定西麦秆画展示区,一根根麦秸经过非遗传承人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工艺,摇身变成装饰画、书签、桌垫、扇子等精美的工艺品,吸引不少嘉宾观众体验购买。

“麦秆画的主要材料来源于农村小麦秸秆,利用麦秆的质地和自然光泽,经过漂、染、刮、烫、绘画、粘贴等十几道工序后,摇身一变就能成为花鸟鱼虫、人物风景等麦草画。”草编麦秆画市级非遗传承人冉小琴告诉记者,这次是自己时隔7年再次参加敦煌文博会,看到了很多国际宾客,感受到敦煌文博会的规模和阵容越来越强大,希望能借此平台,让更多人认识甘肃的非遗。

“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太精美了!根本无法想象这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在崆峒面塑展示区,一组以敦煌榆林窟第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为原型的面塑作品,将传统壁画中的平面图像转化为立体、生动的场景,引得大家纷纷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塑《观无量寿经变》。

平凉市级面塑非遗传承人王小霞介绍,这组面塑作品历时一年精心准备,经过不断的技艺改进,面塑作品材质不易断裂,可长久保存。“我们将非遗面塑技艺与佛教经变画艺术进行了深度融合与创新,不仅让非遗面塑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是对敦煌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弘扬。”

磨面、和面、拉面、下面、捞面、端面……由临夏州非遗传承人常天平制作的河州泥塑作品《牛肉面》,用21位人物场景诠释兰州牛肉面早在清朝就开始的工艺流程和制作场景,用泥塑技艺展现了兰州牛肉面的传承与发展。

一把剪刀、一摞彩纸,一双灵巧的手不停忙碌着,不一会儿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在平凉剪纸展示区,众多观众惊艳于这项非遗技艺的精巧,纷纷排队体验非遗传承人现场剪纸肖像。

珐琅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鸿雁从景德镇带来了众多精美的瓷器展品,“不同于以往将宝石镶嵌在器身表面的传统技术,我们创新宝石嵌烧工艺,通过1000度以上的高温将宝石烧制到瓷里面,让宝石与瓷器完美结合,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创意十足 文创产品广受青睐

在文创产品展示区,形态各异、独具巧思的文创产品,以丰富多元的创意为核心,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为广大游客呈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博文创产品受欢迎。

“我要买黄芪,为自己‘打气’!”“我要买武都花椒,寓意‘赢麻了’!”“我要‘人生顺顺果’民勤人参果!”“兰州百合,造型设计真独特。”

在“绒化文博”展示区,人潮涌动,展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由甘肃省博物馆根据馆藏文物和甘肃特产延伸开发的毛绒玩具深受游客喜爱。

“我从‘绿马’就开始关注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了,没想到这次在敦煌文博会能看到全套系列文创,这些毛绒挂件不仅外形可爱,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我买了好多当作礼物回去送朋友。”游客陶英说。

来到国潮涌动展区,众多以文化旅游元素为主要创意的摆件、杯子、文具书籍等展品映入眼帘,这些产品结合了传统与时尚设计,以国潮元素为背景,融入了国风及潮品IP元素。其中,以敦煌元素为主创作的“丝路手信”运动滑板、“九色鹿鸣”敦煌系列瓷器、飞天元素文创帆布包、小摆件、香薰类等展品等令人爱不释手,吸引了众多国外友人的目光,冰箱贴、抱枕等产品被纷纷收入囊中。

“这是兰州市博物馆研发的‘兰小五’数字文创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我们博物馆门上的瑞兽,寓意纳福献瑞。”兰州市博物馆数字文创研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展区一侧,丹霞色彩造型组合的展台上,独具张掖文化元素的系列文旅产品,艺术再现了七彩丹霞的魅力;3D立体镂空笔记本、3D立体纸雕便笺纸等兼具创意和实用的文旅产品更是琳琅满目,独具匠心和文化韵味,吸引嘉宾游客纷纷驻足观赏选购。

“敦煌太迷人了,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在这里,见到了许多平时市面上见不到的好东西,真让人大开眼界,一饱眼福。”这场文化交流盛会,恰似一扇窗,打开了陇原非遗的满园好风光,也让陇原多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向广阔世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责任编辑:宗成贤

来源: 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