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晨五点,我如常醒来,耳畔隐约传来鸡的啼鸣。然而,在苏州园区的清晨,这怎可能是鸡鸣?我侧耳倾听,那声音渐渐清晰,原来是一种“咕咕”的鸟鸣,若不细辨,极易与鸡鸣混淆。这鸟鸣,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记忆的大门,让我回想起那些年与鸟相关的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雀,宁海人称之为“毛将”。它们曾是天空中、树梢上、空地里的常客,成群结队,叽叽喳喳,为我们的生活添上了几分热闹。晒场上的谷子总是需要有人看守,以防这些小家伙们来偷吃。因此,麻雀在当时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我曾无数次幻想拥有一把气枪,将那些麻雀一一收入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山麻雀,宁海方言中的“山毛将”,体型更为小巧,飞行时更为轻盈。它们的羽毛并非纯褐灰色,而是布满了花纹和色彩,平时难得一见。然而,在空置的粮库里,我们却意外地发现了它们的踪迹。放学后或假日里,我和一群小伙伴会偷偷溜进粮库,拿着长竹竿追逐那些惊慌失措的山麻雀。它们四处乱撞,总会一头撞上透明的玻璃窗。等它们飞累了,撞晕了,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刻了。我们将捕获的鸟儿聚在一起,平均分配,每个人都能分到两三只。然而,这些落入我们手中的山麻雀往往命运多舛,有的被关进笼子,有的被线绑在腿上像放风筝一样放飞,还有的被藏在书包里闷死。现在回想起来,对当年的所作所为竟没有多少愧疚,或许是因为那是童年的乐趣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宁海人也直接称之为燕子。记忆中的燕子有两种,一种是白下巴的,一种是红下巴的。小朋友们总认为红下巴的是好燕子,而白下巴的则是坏燕子。这种区分的根源或许与戏剧中的红脸白脸有关。大人们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孩们又无形间受了大人的影响。那个年代的爱憎总是如此简单和分明。燕子们喜欢在屋檐下筑窝。有一年,一对红下巴的燕子选中了我们家。我亲眼看着它们一口一口地衔泥筑巢,用了四五天的时间。这两只燕子在我们家生活了一季,孵出了一窝小燕子,忙碌地喂养它们。那段时间,奶奶总是要等燕子归巢之后才关门,它们仿佛成了我们的家人。入冬飞走时,我们还与它们道别,希望它们来年再回来。然而,它们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对燕子的另一段记忆则有些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的燕子喜欢一排一排地站在电线上,很像是五线谱上的一串串音符。一般情况下,人在地上活动,燕在空中发呆,不会有人去打扰它们。有一天,我缠着邻居用气枪给我打一只燕子下来。邻居照做了,一枪过后,一只燕子像木头一样从电线上栽了下来。电线上的其它燕子竟没有一只飞走的。然后,他又抬手一枪打了一只下来,说燕子都是成双成对的,一只死了,另一只也活不成了。我怔怔地捧着两只燕子,看燕子耷拉着脑袋,快要闭合的小眼睛里泛出哀戚而绝望的光,我的心里泛起难言的情绪。后来我才明白,那种情绪叫懊悔与内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猫头鹰,宁海方言中的“祝魂头”。我从未见过它的真容,甚至无法分辨它的叫声。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神秘的鸟类,在当时的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大人们说,听到猫头鹰叫,就预示着村里要有一个人过世。于是,猫头鹰成了我们心中最阴森恐怖、最狰狞的形象。即便从未见过它,每当夜晚大人说猫头鹰又叫了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用被子蒙头藏起来。现在想来,人性中的恐惧往往源于未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鸦,宁海方言中的“老乌头”。这也是一种不讨喜的鸟类,但相较于猫头鹰,它的形象要好得多。我们很少见到它,偶尔远远一见,只见它体型与鸽子相仿,全身漆黑,只闻其“呱呱”的叫声。大人们说,听到乌鸦的叫声,会预示着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因此,每当听到乌鸦叫时,我们都会习惯性地说一句“拍的兴笑”。关于“拍的兴笑”,那得另写一个故事了,得参考宁海民间故事。这就好似一个咒语,可以对抗将要发生的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鸟,这是一种难得一见的鸟类。我仅见过它一次,在夕阳的余晖下,芦苇丛中,它身披翠绿的羽衣,快速掠过,轻快舞动,留给我惊鸿一瞥的惊艳。这种美,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布谷鸟和“飞啼红”也是我童年时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鸟类。每当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时,奶奶总会说布谷鸟在提醒我们要播种了。而“飞啼红”则因其独特的叫声而得名。我至今都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但我喜欢它的叫声,因为它预示着晴天的到来。它从高高的天空中飞过,叫声嘹亮而悠扬。泰戈尔在《流萤集》中写道:“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心中的“飞啼红”正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白鸽、长脚鹭、喜鹊……以及许多我分不清、叫不出名的鸟儿。它们虽然没有像麻雀、燕子那样与我的童年有着深厚的纠葛,但都是那些年与鸟相关的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写完这些文字,天已大亮,车声轰鸣中,“咕咕”的鸟鸣声已不可闻。但我还沉浸于童年的回忆中,仿佛还置身于故乡的那个宁静小镇,那幢静默的小楼里,我的耳畔似乎仍能听到那悦耳的鸟鸣声。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文字:茶道

□ 图片:网络写意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