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一起来抽个血!”小文(化名)今年19岁,陪妈妈来医院看糖尿病时,爸爸让她也一起抽个血看看。

“没想到测血的结果出来竟是高胰岛素血症。”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杨莹当时也颇为惊讶:“毕竟小文才19岁,她的胰岛素分泌空腹和餐后2小时都是正常人的3倍。”

高胰岛素血症是指空腹胰岛素≥85pmol/L,它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肥胖、脑卒中等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

杨莹主任询问后发现,小文平时特别喜欢喝奶茶,饿得非常快,她吃得多还吃得快,平时不喜欢运动。这些生活习惯可诱发高胰岛素血症。

发病率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

“我1994年当医生,那时候云南的医院大都没有把内分泌科独立成科,从2002年后从省级三甲医院到州市的一级医院陆续都开设了内分泌科。”杨莹主任回忆道,2002年后随着经济腾飞,糖尿病的病人越来越多。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1.43亿,位列世界第一。

杨莹主任介绍,从门诊数据来看,糖尿病患者有年轻化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2型糖尿病,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的生活方式食物越来越精细,年轻人喜欢摄入了大量的高脂高糖的食物,而且年轻人运动变少了,因此我国糖尿病年轻化是一个大趋势。

“近日,一名30岁的男子来就诊,发现他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做尿常规检查发现尿糖+++,结合他的临床表现可以判定是患了糖尿病。” 杨莹主任解释,如果尿里面都是糖,意味着小便就变成了细菌的培养基,这就会导致糖尿病人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这种情况也成为了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

吃太快太多易诱发糖尿病

随着人们都市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好好吃饭,很多人为了饭后能赶紧投入工作,通常会选择“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有科学家通过研究还发现,“狼吞虎咽”(快速进食)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诱发因素。

“吃得快确实容易得糖尿病。”杨莹主任解释:“我们大脑有一个反馈机制,肚子饱了就会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就会释放信号让我们不再摄入食物。但现在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每天忙着吃饭,忙着打游戏,胃来不及反应,大脑来不及反应,我们已经进食过量。”

她表示,糖尿病和进食过多有很大关系。进食过多能量消耗不了就会在体内积攒起来。一开始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所以糖尿病的前期是一个高胰岛素分泌过多的状态。这就是19岁小文目前的一个状态,她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如果不进食的话,就会肚子饿,然后进食更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变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干预,几年后就会发展成为一个2型糖尿病的病人。

比糖尿病更可怕的是并发症

腐烂的脚趾间还沾着凝固的血液,看起来尤为吓人,细心的医护正给糖尿病足的患者清理伤口……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内分泌科,这样的病人很多,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

“糖尿病其实不可怕,其实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杨莹主任表示,糖尿病并发症遍布全身,大概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伴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还会伴有神经病变,高血糖会干扰神经传导,导致神经功能异常,使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受损,引起神经性疼痛。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伤口久治不愈,最后烂得可见骨头,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还会发生心梗、中风、糖尿病肾病等致命性并发症。

养成这几个习惯远离糖尿病

杨莹主任表示,诱发糖尿病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频繁摄入零食及快速进食等生活习惯。尤其现在的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十分不健康,喜欢吃高盐、高糖、高油的食物,并且喜欢暴饮暴食,晚上还喜欢熬夜。这些都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糖尿病最关键的还是预防。”杨莹主任解释,首先要防止不要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的要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饮食结构上,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少吃盐、少吃精加工的食物、少吃点大鱼大肉,多吃新鲜果蔬,补充足量的膳食纤维对血糖有积极意义,不喝含糖饮料、不吃零食、戒烟戒酒。 2、运动方面,运动是天然的免费降糖药,如果你已经很胖了,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以免伤到膝关节,要先减轻体重,减到一定程度,进行有氧和无氧的运动,有氧的运动可以打打球、爬爬山、跳跳操;无氧的运动,可以通过一些器械来增加肌肉的含量,这样对健康也是有益的。游泳也是一种较好的运动方式,但建议使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 3、要提高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糖尿病的治疗率、达标率。

开屏新闻记者 赵维

一审 曹婕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