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几亩桃林悄然萌芽,到如今满山遍野的桃花笑春风,位于惠山区阳山镇的阳山村以水蜜桃为笔、以勤劳为墨,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在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的发展变迁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无锡、苏南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个“样板”。
机遇 甜蜜事业初启航
走进阳山村,如入画卷里。安阳山的秀丽、桃花岛的绚烂,火山灰土地肥沃,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水蜜桃的甜蜜梦想。
“那时候,咱们村可是出了名的穷,但村里人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种出希望。”年近八旬的原林业管理区(阳山村前身)书记俞士康拿出家中收藏的老照片、旧账本、宣传折页等资料,一张张地翻看着,眼神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1958年,各自然村优秀社员组成突击队垦植长腰山,汗水洒满了山上每一寸土地,两年间开垦300多亩土地,白凤、白花这些好品种就这样在我们手里生根发芽。”
到上世纪70年代,阳山水蜜桃不仅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更是漂洋过海,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点燃了村民们的生产热情。1984年,农业产业结构迎来首次大调整,在确保口粮田的同时,阳山村大量改种水蜜桃,正式迈入特产农业的新时代,村民们的收入也节节攀升。
挑战 乘风破浪开拓市场
农业结构调整后第一批水蜜桃盛产时,却遭遇供销社系统取消统购统销政策,一下子增长了300%的产量却给阳山桃农卖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阳山镇文史协会会长高嘉鸿回忆起那段岁月,依旧感慨万千。“凌晨两三点就骑着自行车出发,自制的架子两边挂满14笼桃子,披星戴月地赶到30公里外的无锡火车站‘无锡水蜜桃销售处’去卖。风雨无阻,就为了能让家里的桃子多卖点钱。”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场的扩大,桃农们开始合伙租车或搭乘顺风车等到常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地贩卖。1997年春,阳山水蜜桃市场投用,销售也逐渐从论斤、论笼卖转变为论箱、论只卖,桃农的收入大大增加。
进入新世纪以来,阳山村积极拓展水蜜桃产业链,从单一的种植销售向深加工、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延伸;桃农们开始尝试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阳山水蜜桃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金字招牌。
蝶变 家门口的诗意栖居
漫步在朱村整洁的村道上,一亩方塘清澈见底,壕沟蜿蜒曲折,下石码头静默地诉说着阳山石业曾经的辉煌。河畔新添的道德文化长廊、凉亭、健身场与亲子乐园,又添了几分现代生活的温馨与活力。
通过现代“美丽农居”建设,朱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郭庄宜居村等一个个亮点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阳山村还探索乡村旅游文创项目,引来八方游客。
如今,“春花浪漫红遍山野,夏桃飘香喜迎宾朋,秋渔唱晚悠然自得,冬浴温泉乐享天然”已成为阳山村民怡然自得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赓续 归乡青年谱写新章
每逢周末,丁先生总会带着家人驱车回到朱村,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享受起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村口那家名为“小院有喜”的村咖,正是这份宁静与美好的见证。店主贡喜芬是一位怀揣着对家乡深情的归乡人,她用一双巧手将老房子改造成了一个既具中式韵味又不失温馨的小天地。在这里,一杯咖啡,一段时光,足以让人忘却尘嚣,沉醉于这份难得的宁静之中。
从阳山西路拐入桃源中路,葫芦谷街区上的如意村糕团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店主俞梦甜从小吃着阳山糕团长大,选择回到村里开店,不仅是为了实现开一家糕团店的梦想,更是为了将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越来越多和贡喜芬、俞梦甜一样的青年才俊选择回到阳山村这片热土上创业。近年来,阳山村探索流转闲置民房,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村咖、民宿等业态,向“乡游”经济深度迈进。阳山村还打造了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无锡阳山桃文化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阳山村从最初“走街串巷卖桃子”的乡村发展1.0版,已实现酒店、民宿、电商等产业成熟的乡村振兴2.0版,并向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历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更高目标迈进。
阳山村的故事,是无锡乡村发展浪潮中的一朵璀璨浪花,其蝶变历程生动折射了全市乡村迈向和美宜居、繁荣兴盛的壮丽图景。如今,无锡的广袤乡村正逐步构建起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画卷。阳山村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正携手全市各乡村,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阳山村发展大事记】
1958年 组建突击队,开创阳山水蜜桃规模种植新历史
1960年 成立阳山农林畜牧场
20世纪60年代 以种植水蜜桃为主业
1968年 阳山农场水蜜桃开始出口
1997年春 第一届阳山桃花节隆重开幕,阳山水蜜桃市场落成投用
2001年 原林业村与郭庄村合并为阳山村
2003年 “阳山”品牌商标问世
2010年以后 阳山村桃农开始网络销售
2016年 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2020年 获评全国文明村
2023年 获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成立村级公益基金
2024年 获评全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作者:潘凡
版权声明:江南晚报撰写稿件,转载需注明来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