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9月24日电 题:龙溪镇抗旱记

新华社记者周文冲

两个多月,龙溪镇几乎没下过一滴雨。罕见的长时间干旱缺水把土地撕开一条条裂缝,河流断流,叶子干得用手一搓就碎。

重庆市巫山县龙溪镇地处秦巴山区,村民大多吃山泉水、引山泉水灌溉。脱贫攻坚期间,山上新修了蓄水池,但现在有几处已经快见底了。

抗旱保供水是龙溪镇的头等大事。

9月22日上午,马岭村种植大户李苏桂和丈夫在山坡上浇灌脆李树。丈夫提水管,李苏桂用锄头拢杂草,盖在树坑上,减缓水的蒸发。“前天才浇过这棵树,又干了。”李苏桂刨着土说。

在龙溪镇农村,几乎家家种柑橘、脆李。李苏桂的300亩脆李,7月中旬采摘卖完没多久,脆李树就开始缺水,叶子打卷。为保住果树,两口子每天早上6点下地浇水,10点左右热气上来前收工,太阳落山后再去浇一次,一直干到半夜。

相比脆李,正值生长膨大期的柑橘需要大量水分,救起来更难。

村民龚建林用抽水泵从山下700多米远的鱼塘抽水,紧着快干死的树浇,但仍有不少柑橘被太阳“烤干”。“这些果子长不大了,只能扔掉。”龚建林心疼地说,“现在不算经济账,尽最大努力,救活一棵算一棵。”

村民康双喜发明了简易的节水滴灌系统:给每棵脆李树挂上塑料袋,袋里装水,下面扎眼,水一滴一滴滴到树下,保证每滴水都被土壤吸收。康双喜的“土办法”效果不错,只有几棵树的叶子打蔫。

缺水的果树漫山遍野,水能否供得上,决定抗旱成败。

山上一处容积约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在旱情到来前蓄满了水。由于这段时间抗旱灌溉用水量大,水只剩1米多高。

几天前,村里用抗旱资金购置了水管和抽水泵,从3公里外的山泉水水源处分流引水。水源处用石头当水闸,白天保障村民饮水,晚上开闸放水到蓄水池,一晚上能蓄一尺深的水。

李苏桂说,以前只能靠天灌溉,脱贫攻坚期间,村里完善了蓄水池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抗旱有了更多办法,村民才敢多种果树。

干旱季节,山里也有渗出来的水,老百姓称之为“龙洞水”。在下安村,一股“龙洞水”成了“救命水”。

9月11日,龙溪镇下安村的水源地大沟湾断流,一处145立方米的蓄水池没了来水,可能影响附近300多名村民饮水。

村支书龚道勇和村民们要抢在蓄水池干枯前找到新水源。14日,龚道勇循着水流声在一处深沟里找到一大股水源。第二天,他和9个村民扛着水管去引水,在一处百米深的悬崖边,村民柏尚保自告奋勇,腰上系紧绳子,把水管放下山崖。一股清澈的水流沿着水管,流过干涸的溪沟、田地,流到3700多米外的下安村,把蓄水池灌满了。

“天这么旱,这股水都不小,能流满直径50毫米的管子,这个水源以后可以长期用。”龚道勇兴奋不已。

在柏尚保家里,记者接过一杯热茶,喝起来有丝丝甘甜。这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引来的水。尽管用水暂时不愁了,但为了节水,村里一些地方只在晚上7点到9点限时供水。“旱情还没彻底缓解,我们还要继续战斗。”龚道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