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生时代,我们上过的必修课都有哪些?语文,英语,高数,思政?但是从来没有一门必修课叫“逻辑学”,专业学这个的另当别论。

然而,在上个世纪上半叶,逻辑学是很多大学乃至中学的必修课。后来,一度曲折,逻辑课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消亡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岳霖先生

前三十年,著名逻辑学大师金岳霖曾为逻辑学说了几句辩护的话,便遭批检讨道:“自从集中学习了《实践论》,我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是真理。”

70年代末,逻辑学在中国短暂复苏,但80年代末,再度形同虚设。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日,也没有太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可以不上逻辑课,但不能没有逻辑,没有逻辑就变成了“糊涂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逻辑难得,不上逻辑课,我们又从哪获得良好的逻辑思考?

此时,为中国带来逻辑思考的标志性人物,殷海光先生,就不得不提。

殷海光先生,是上世纪在台湾与胡适齐名的领军人物,台湾现代逻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最痛恨用固化的意识形态代替正常逻辑。殷海光曾是金岳霖的学生,后来,金岳霖留在了大陆,殷海光则把逻辑学带到了台湾,他在台湾大学任教后,便致力于向民间播撒逻辑种子,用逻辑揭破蒋当局“用一切光明的字眼”包装起来的政治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殷海光先生

据其学生林毓生回忆:“殷先生在他的逻辑课上,常常拿生活上的具体实例来说明逻辑的规则,有时也拿官方的政策、文告来说明其不合逻辑之处。这样的方式,使他的课程变成让头脑不受当局散布的愚昧与虚伪所蒙骗的利器。殷先生讲课时,非常有条理,隽语如珠,灵光闪闪。”

生活在当时的台湾,大家都深感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中,殷先生的课程,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深具魅力,非常吸引人。他也因此被称为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之人。

然而,殷海光壮年患癌,去世时年仅50岁,这是中国逻辑学的一大损失。生前,他将多年从事逻辑教学和研究的思想结晶,写在《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一书中。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把逻辑学讲得通俗易懂,还阐述了日常大众常犯的逻辑谬误,在今天逻辑学重新缺席课堂的现状下,是一本不可不看的思维百科全书。

有人说,这个社会最缺失的是常识,但逻辑比常识更稀缺,也更来之不易。常识是对现实某一时段的揭示,逻辑则是现实背后的永恒规律;常识更多的是知识,逻辑则是一种思维。正如殷海光先生所说:“人,究竟是生活在经验中的东西,而抽象的思想(即逻辑)是要靠努力训练才能得到的。”

今天,社会需要逻辑,人们需要逻辑,而普遍的教育,是能最快、覆盖率最广地改变一代人的方式。但在它仍然缺席课堂的情况下,殷海光先生的这本思想遗作《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越显得珍贵。每一个有智识、有思考力的人都应该珍惜逻辑、传播逻辑。先知书店诚挚推荐本书,希望每一个热爱逻辑的人都能读懂它。感兴趣的书友,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