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我们回首过往历史,缅怀牺牲的先烈们,在国家遭遇危难之际,正是因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才会拥有今天的和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历了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在那一天举国欢庆,无论是军人还是人民,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都知道这一刻的来临有多么的不容易。
在投降的那一天,裕仁天皇所说的是"无条件投降",对于这一说法,我们也都十分熟悉。但日本真的是无条件吗?其实不然,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不答应,他们会死战到底,投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日军侵华,抗战多年终于扭转局势
1931年,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七七事变爆发,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力度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日本经济危机爆发,为了转移注意力,他们将最终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6年后的7月7日,日本又将之前的手段重现了一次,在他们的强攻下,宛平城沦陷,虽然我国士兵顽强抵抗,但是实力差距悬殊,最终落败。从那时开始,北京和天津接连被攻破,解决华北后,他们又将目标定向了南方,国家陷入危难之中。
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外敌破坏,国内的有志青年纷纷加入抗战洪流,在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经过如火如荼的战斗,虽然此次战斗以我军失败结尾,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惨痛的牺牲代价,但是我们将日本军队快速灭亡我国的美梦给破碎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更广大的军民投入到这场正义战斗中。
从1938年开始,广州和武汉都被攻陷,全面抗战开始拉开序幕。虽然我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但是人心变得越来越凝聚了。后来我军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结合,通过游击战和多次大型战斗,我国战势渐渐扭转。
在这个特殊时刻,日本的军国主义野心越来越膨胀,后来还偷袭美国珍珠港,使得美军忍无可忍,在1945年实施了两次大轰炸,日本才收敛了许多,不过他们并没有停战的意思,尽管面对包括美国、苏联和中国在内的众多对手,他们还是选择了负隅顽抗。
日本投降,无条件的背后另有玄机
在第2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正式投降,可是在许多人的眼中,日本是有条件的,而问题的焦点就在于日本究竟有没有讨价还价,记者对外宣传的真实性是否可靠。
对于美国来说,长远的战略眼光是极其重要的,在日本方面,美国的确做出了让步,同意保留本应被废除的天皇制,将裕仁天皇从战犯处理名单中移了出去。事情是这样的,等公告发出后,日本拒绝了投降,于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再加上苏联对日宣战,日本军政界不得不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投降。
对以外相东乡为首的一派认为,投降一定要附加上三个条件:由日本自行处理战犯;本国军队自主解除武装;其他盟军不可以侵犯日本本土。如果这些条件不能被保证,那么他们将会死战到底。在天皇的支持下,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之后日本便对外宣称政府会接受《波茨坦公告》,经过一番商讨,美国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中国也持同意态度,但苏联则表示怀疑,最后美国代表战胜国于11日在瑞士政府接受日本的请求。
保留天皇,正合美国心意
但是此次投降并不简单,美国向日本发出复照时表态,从投降之日开始,日本天皇及其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都需要听从盟国最高司令官,日本天皇必须保证政府和日本帝国能够签字投降。从这些字眼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保证了对日本的控制权,也变相承认了天皇制度。
此举一出,众人议论纷纷。许多人觉得美国的举动是深明大义的,也有一些人觉得美国有私心。人们看法不一,这也起源于对日本天皇的认识不太相同。在日本,身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天皇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在人们的心中,它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也许对我们来说,除去天皇制度是战争胜利的必要保证,但是在日本人民的心中,虽然军队的恶性有目共睹,但是如果天皇消失了,国家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若美国除去天皇制度,那么日本社会必定蠢蠢欲动,日本死磕到底也是很有可能的。在国际舆论偏向废除天皇的时候,美国军界意识到这种事情的严重性,所以答应了日本的这个条件,不仅如此,他们表示对天皇的待遇也不会降低,想以此来稳定日本。
在美国的规定下,日本保留了现有的政府,而自身也会对其实行间接的统治,只为了能够控制日本,让它为自己的未来战略服务,由此可见,天皇制度的保留之举正符合美国的心意,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国控制亚太地区的野心也更加强大。
小结
对于国家来说,尊严和形象极其重要,日本更是如此。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在全国人民心中,日本的天皇制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对于军国主义化的士兵们来说,投降是一种屈辱。
正义会战胜邪恶,历史的潮流早已奔向前方,日本战败是必然的。虽然对外宣称是无条件投降,但是"无条件"的背后还隐藏着日本唯一的"倔强"——天皇,若天皇不复存在,那么国家也形同虚设。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正义与否,人民都是无辜的。在他们的心中,天皇早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如果此"条件"被废,那么国也将不再是国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