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厝是福清较为常见的古民居

可以说

每一座六扇厝都

记载着一段家族故事

见证历史

也存续文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落在福清三山镇嘉儒村的三斗六扇门古厝,由该村俞氏六兄弟合建于1934年,经历90年风雨沧桑,木石结构的三进六扇式古厝依然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精美。根据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成果,三斗六扇门古厝被纳入福清市预保护传统风貌建筑,由三山镇挂牌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无言 古厝有痕

走进三斗六扇门

里里外外精巧细腻的装饰

令人惊叹不已

木制构件精细美观

廊下的细节考究的垂花柱

给人一种“抬头见花”的喜悦感

体现了古厝主人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愿

也透露着过去大家族的繁荣兴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天井环顾,目光很快便被二楼连廊墙上的“善美洋油栈”黑底金字的古牌匾吸引,这是俞家先祖俞圣彩所经营的粮油工厂名称。古朴的牌匾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无声讲述着“善美洋油栈"覆盖福清龙高地区粮油市场的鼎盛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已五十多岁的俞圣彩第四代玄孙俞立介绍,先祖俞圣彩育有4个儿子,其中,小名三斗的三子俞贤德则生养了6个儿子,也就是俞立的祖父及叔伯爷们。早年,祖父辈离开家乡下南洋谋生,在印尼艰苦创业,大展宏图,发家后寄钱回乡建造了此屋。“因为是在三斗的六个儿子手上所建,所以叫做三斗六扇门。房子用到的所有木材都是从莆田购买,从水路运回来的,全屋没有用到一个钉子,均采用榫卯结构建造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建筑美学当中,中轴对称是形式美的最佳体现。三斗六扇门以中轴线为基点,采用三进式和穿斗式木架构,形成左右对称布局,木柱石础、柱上顶檩,一共有28间房。三个天井以“品”字型布局设计,独具一格。自房屋建成后的数十年间,俞氏三斗一族便聚居于此,全部子嗣同吃同住,其乐融融。在人丁兴旺的时候,这里居住人数超过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座房子有历史意义,也有文化传承。所以这些年,我们花了几百万进行过三次的修缮、维护,主要做了加固、防漏,去年是最后一次,重新刷了油漆和细节上的修补。”俞立说,修缮古厝是希望后辈永远能记住家国情怀。“让孩子们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其他地方,都要记得,自己的家在这里,根在这里。”

家风无声 传承有道

古厝正大门内两根石材主柱的四面,雕刻的四副治家对联,让慕名前来的访客啧啧称奇,正对大门一联: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三分。大门内侧一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大门外侧一联:种心为产业由来皆美宅良田,留福与儿孙未必尽黄金白银。正对厅堂一联: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祗惧,处事必先能虑大胆必先小心。这些对联皆由融美初级中学(现在的福清三中)校长,也是爱国教育家薛永香亲笔所书,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哲理,激励着俞家子孙多读书、为人忠厚、与人善交、勤俭节约,也让子孙在进出家门时,耳濡目染铭记家训,涵养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厝里藏着的岁月风华

一石一木皆是时光的回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立年幼时在这里成长,后期到镇里及县里上学才离开这里。每每回来,他的眼前总能浮现幼时的生活场景——二楼连廊上,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后回家族担任家族总管且一生未嫁的姑婆(三斗长女)俞惠端总是身着旗袍,手摇团扇,笑意盈盈地看着大家忙碌;二楼的四间书院里,时常响着琅琅书声;一楼天井里,孩童们笑闹着玩成一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斗六扇门

见证了俞氏三斗家族的繁荣与辉煌

也承载了整个家族的记忆与乡愁

如今,俞氏三斗家已发展成为了三百多人的大家族,分布在世界各地,印尼、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地。俞家人也一直秉承家训,注重教育读书,族内子弟人才辈出,在解放前或解放初便有8人毕业于各类大学,而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不但出过福建省高考状元,也有不少子弟考取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名校以及多个海外名校,还有不少人在政界、商界、教育界取得不错的成就。同时,俞氏三斗家族也始终不忘“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的家训,长期回报家乡桑梓,先后捐资数百万元助力家乡公益事业,如乡村亮化、道路修建、老年福利、教育支持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风雨,俞家人也慢慢走出古厝,但老一辈人栉风沐雨下南洋建起的厝邸,依然是俞家人思念家乡的精神载体。每年春节是古厝最热闹的时候,大部分在外工作生活的族人都会携眷回到这里一起团年共吃年夜饭,游子归家、亲人团聚,始终是俞家人刻在骨子里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光阴如何流逝
家族的底蕴、精神的力量
始终一代又一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