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战争与理想:中国古典园林衰亡史。园林曾被誉为"中国文明的结晶"。自古以来,士大夫们就把园林当作了寄托理想、抒发情怀的乐园。随着时代的变迁,园林亦经历了不同的兴衰。历经两宋、两浙、明清时期,园林不仅从单纯的避世之所,演变为文人雅集、唱和咏史的去处,更渐渐成为展现主人气度、诗文才华的舞台。可以说,园林就是彼时文人阶层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仕宦道路步步维艰,理想难以实现,他们就将目光投向园林,在那片假山流水中寻求慰藉。有些人索性彻底隐居其中,过上自在生活。其实,园林对于这些文人而言,不啻是一方理想国度。那么随着帝国的衰微,曾经引以为豪的园林文化又会如何?

北宋苏轼流浪江南时,曾把前朝的一座废园重新打造,命名"沧浪亭"。亭内古木环绕,池塘环流,体现了宋人雅俗共赏、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苏东坡驾舟游览,并留有《沧浪亭记》传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沧浪亭几番易主荒废,南宋时成了宦官韩世忠的私宅"韩园"。不过这里仍是文人雅客的聚集地。可见园林已不仅是士人栖身之所,更成为展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入明代,园林狂热肆虐江浙,成为文人表达内心的新方式。王世贞在太仓创建的"离薋园",号称"天下第一名园",汇集了诗坛几十员老前辈。为躲避严嵩党羽的骚扰,王氏后又修建了"弇山园",成为宋元以来文人结社的新去处。

晚明韩淇则在芥子园中创作出不朽名著《无声戏》《闲情偶寄》。李渔亦在这里经营书铺、表演戏剧等,过着自由生活。缩小版的"芥子园"不啻是"壶中天地"的最佳注脚。可以说,明人把以往士人寄情山水、逃世隐居的传统推向了极致。园林之中也渗透进了市井生活的气息,与前代审雅淡泊形成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清代,皇家园林的皇家园林的气派更甚往昔。乾隆年间,万园之园"圆明园"应运而生,被视为"九州清晏"的化身。可笑的是,在那恢宏雄伟的外表下,水池无非是一滩浅水,所谓"芥子纳须弥"的缩影。园林气魄已不复往日!

后来英法联军洗劫北京,清漪园化为废墟。有眼无珠的慈禧太后竟选择拨专款重修,奢侈挥霍。她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恢复帝国的威仪。而这种维系门面的做法,是否和当年修园林的缩小版缩影没有什么区别?昔日的园林之精神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虚荣徒有外壳的空壳子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园林在末流帝制时期的没落,正是整个社会风气变质的一个缩影。当年那些隐逸于园林中的文人,是在寄托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和良知。可到了晚期,园林却沦为一些权贵娱乐纵欲的去处。说到底,那不过是个空壳子而已,早已内伤透顶,与当初的本真面目背道而驰。比如乾隆第四次出巡给园林所作的《圆明园四十景》诗文里,只余一片浮夸虚华,再也感受不到先人笔下的清新高雅之风了。

当然,晚期社会的堕落和腐朽,也让一些有识之士们有了别样的领悟和追求。比如四川的刘湘就是在名园《五老峰》中,悟出了大自然的至理,以诗词歌咏山川草木的变化周期,渲染出"物尽其性,渊默至理"的哲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再也不是向往那种"假山池塘"的娇媚了,而是直指天地人文去寻觅更高的境界。园林对于彼时文人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富贵生活的代言人,而是指引向更高哲理层面的引路人。不过这只是少数有识之士的觉醒,究其根本,依旧无法改变社会的普遍堕落和帝制腐朽。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入侵,彻底揭开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残酷命运。

那场由英法联军发动的洗劫,给园林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珍贵的园林建筑、假山景石、古树名木无一幸免,被肆意抢掠、破坏。照理说慈禧作为一代女皇,理应保护好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可她反而毫无节操,拨专款重修颐和园,满足虚荣心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是封建社会已经彻底堕落的铁证。她根本就没有思想觉悟,依旧套用那种门面功夫,处处挥霍民众的血汗钱。难怪最后终于遭到了老天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切,不正是当初温柔敦厚的文人肺腑之作的宗旨发生了彻底扭曲和曲解吗?园林文化也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复兴的契机。回望历史,园林文化的兴衰正是人文精神沉浮的缩影。先贤们笔下勾勒的温润园林,是对往昔繁华的一种眷恋;到了后世的摧残和扭曲,则是帝制腐朽的一种写照。历朝历代对于这番寄托别有用心,时而美其名曰"九州清晏",时而矫揉造作、勉强生发。不过古往今来,国人对于构筑家园、寄托理想的热爱始终如一,这或许就是园林文化永恒的魅力所在吧。#头条首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