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长假马上到了

大家都计划好去哪玩了吗?

尽兴游玩的同时

提醒大家也要注意自身健康

假期人员流动性上升

可能加大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

正值季节交替之际

部分蚊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进入高发季节

广东6天报告775例

1

据广东疾控,9月9日至15日,省新增报告775例登革热病例,较上周增加73例,其中本地病例768例,输入病例7例,无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这6天里,佛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96例,成为同期广东省地级市中报告病例最多的城市。目前,佛山已采取系列措施,严防严控登革热疫情。

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登革热在广州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传播。广州多日连降暴雨,有利于伊蚊的生长繁殖,而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与登革热的风险直接相关,因此降雨会增加登革热疫情暴发的风险。“从既往看,广州每年的夏秋季节为登革热的高发期,与广州降雨的因素相叠加。近期东南亚登革热疫情比较严重,输入广州后形成本地传播的风险较大。”

9月20日,广州疾控发布提醒,当前广州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广州市全市11区的97个街镇涉及登革热本地病例、11区32个街镇涉及登革热输入病例。

另据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息,截至9月14日,深圳市14个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本地病例疫情处置,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深圳疾控发出提醒,目前登革热传播风险高,请市民注意做好防范。

登革热全球病例激增

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病不见面也能传染,主要依靠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

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截至8月底,已有80多个国家/地区报告了超过1000万例登革热病例和6000多例相关死亡病例,发病数为2023年同期的3倍。

这些人易感登革热

老人、婴幼儿和孕妇。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肾脏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

伴有免疫缺陷病者。

此前,唐山疾控也发布提醒:

出游时要防范登革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了登革热有什么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三痛+皮疹。

(一)发烧(可达39℃):发烧是感染登革热之后最常出现的症状,并感觉十分疲惫,有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肚子疼、腹泻等症状。

(二)“三痛、三红”:头痛、眼眶痛(感觉眼睛冒火)、全身肌肉骨关节痛(腰酸背痛),以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三)皮疹:发病第3~6天时,有的患者会在面部和四肢出现皮疹、发痒等症状, 3~4天后消退。

(四)出血表现:个别病例在发烧5-8天后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尿血等表现。

得了登革热该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抗病毒特效药,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

如何预防登革热

一、防蚊灭蚊

1. 清积水: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2. 防叮咬: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或使用蚊帐等防蚊设施,使用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减少皮肤裸露,裸露处按说明使用有效驱蚊产品, 避免蚊虫叮咬。

二、出行防护

1、出行前

适当准备防蚊灭蚊用品。

2、出行中

正确使用驱蚊剂、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蚊帐和纱窗等、避免逗留在树荫、草丛等蚊子出没场所。

3、出行后

做好自身健康监测。14天内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向医务人员告知近期旅居史以及在当地的蚊虫叮咬史,配合医院开展检测,尽早治疗。

来源:南方都市报、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唐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