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形态的AR眼镜来了?既能实现全息投影,又有人工智能加持,这是要重新定义AR了么?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扎克伯格发布的首款AR眼镜Ori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发布会上,扎克伯格称Orion代表AR眼镜的最终形态,因为成熟的AR眼镜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让你可以把智能手机留在家里。但是,现在说他就是最终形态,是不是过早了?

我觉得是有点早,具体有三点理由,如下:

第一,它的续航只有2小时,这续航还早着在,或者说完全不如手机,如何让手机留在家?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暂时Orion成不了最终形态;

第二,这副眼镜需要通过一个腕带和一个计算主体协同,才能正常使用它的虚拟功能;大体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腕带的肌电图来理解与手势相关的神经信号,发送给计算主体,最后反馈在眼镜上。这么看Orion并非是集成在一起的AR眼镜,算不得最终形态。

第三,AR眼镜成熟之路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才是meta第一代AR眼镜。哪有刚上来的新品就成了最终形态呢?这怎么想也不符合市场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三方面看,老陈认为,小扎搞的这个Orion还不能算最终形态。不过,它有自己的发展之路,未来,Orion要被用来实现两个主要目的:

第一个,与叠加在现实世界上的数字信息相互交流,翻译过来,意思就是说希望它最终实现实时的全息投影视频通话,让对方虚拟投影站在你现实的对面。第二个,要实现与人工智能互动,就是在线的AI能力,比如图像识别能力以及语言交互能力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这要全部实现,那么离终极形态的AR眼镜就真的不远了。那么,大家觉得meta首款AR眼镜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