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烂尾娃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词:断供娃

看到一则新闻,描述的是北上广的很多80后中产父母开始教育消费降级。

放弃国际学校、留学路线、停掉马术、夏令营等价格不菲的兴趣班。

把这部分费用攒下来,保障孩子未来的生活。

不只北上广的中产家庭,很多普通家庭也开始断供了,我周围很多朋友都在着手给孩子砍掉兴趣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一方面是大家真的囊中羞涩

现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都有一两个兴趣班,要么是运动类的,要么是艺术类的。

一年下来砸在兴趣班上的费用至少1-2万。

上小学以后,很多父母还会给孩子报写字班、英语班,那费用又得增加一倍。

再加上学费、餐费、近视防控、平时给孩子买书、出去旅游等费用。

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一年四五万都是保守的。

周围很多朋友都是步入三十多岁的职场高危年龄段,都不求升职加薪了,能有份稳定收入就很不错了。

钱不好挣,自然不敢乱花。

而养娃是个长期烧钱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大把花钱的地方等着我们。

财力有限,得合理分配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另一方面是大家卷不动了,逐渐理性

前年的时候,我还和朋友说等我儿子上一年级了,我就要给他报某个机构的通识教育课,每年得八九千的费用。

朋友说好贵,我说:这课值得,得上。

转眼间,儿子上一年级了,朋友问我报课了没。

我说:不报,没钱,这课虽然很好,但也不是必须上。

现在回头看,很多兴趣班、课程其实都是可上可不上的。

你去上,多多少少都会给孩子带来提升,你不去上,孩子也不会因此停滞不前了。

孩子真的喜欢某个课程,比如跳舞、乐高,那就报。

孩子真的需要某个课程,比如字写得实在太差,家长也不知道如何教,那就报。

除此之外的课程,大家开始理性权衡,可上可不上,那就不上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断供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孩子不必每天忙像个陀螺,每周的行程满满当当。

除了学习,没有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断供这个词听起来就很紧张。

让人想起了房贷,一断供,房子很有可能就没了,个人要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孩子不是房子,断供也不是说给孩子上不起学了。

换个角度看,断供是在迫使我们做2个改变:

1、迫使我们观察孩子,重新选择

很多兴趣班是我们想让孩子上的,而非孩子自己的意愿。

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琴棋书画、运动、思维、英语报了一大堆。

家长的任务就是每周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兴趣班中,孩子在里面学,家长在外面玩手机。

但兴趣班上的越多,亲子冲突的概率就越大。

因为很有可能孩子不愿意上,或者表现不好。

断供,迫使父母退后一步。

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观察孩子,去思考孩子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把不适合孩子的,孩子不喜欢的课程去掉。

你会发现,一旦不用上太多兴趣班以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都融洽了很多。

不合理的兴趣班断掉了,亲密有爱的亲子情感线却重新续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迫使我们审视教育,重新思考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就是要花钱给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里,请最好的家教,找最好的辅导机构,那可能会害了孩子。

教育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这是肯定的。

但好的教育一定不是用钱外包出去的,在基础教育阶段(至少是幼小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父母有钱但不倾注精力,就想孩子成人又成才,是不太可能的。

断供,会迫使我们重新思考:

除了金钱以外,还有什么重要因素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

事实上,很多好的教育是不需要花钱去买的。

喜欢读书的孩子,不是阅读机构培养出来的,而是被喜欢读书的父母熏陶出来的。

善于表达的孩子,不是口才培训班锻炼出来的,而是与善于倾听、语言丰富的父母交流出来的。

有想象力、有好奇心、有创造力的孩子,也不是app激发出来的,而是由懂得孩子、允许犯错的父母接纳出来的。

砍掉不必要的兴趣班后,多出来的空间和时间里,我们可以拿阅读、野营、游戏、亲子户外、聊天、自由玩耍等许多事情来填补。

而这些恰恰是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鲜活的人”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断供就好像一脚急刹车,让扯着孩子低头狂奔的普通父母们猛然停下来了。

虽然我们无法从“内卷”大军中撤退,但至少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参与这场赛事。

家庭教育中,让爱与陪伴、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扶持,永远不会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