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痉挛状态与疼痛发生的关系密切,机制复杂,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疼痛环路的恶性循环,使得临床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现有的管理策略和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亟需优化。在此背景下,盐酸替扎尼定作为α2受体激动剂,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多层面参与疼痛的调节,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还能显著缓解疼痛,或可成为打破疼痛环路恶性循环的有力手段。

痉挛状态与疼痛恶性循环

临床管理亟需优化

痉挛状态与疼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常常同时出现。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72%的痉挛患者会伴随疼痛,而非痉挛患者中仅有1.5%会出现疼痛1。这一现象的机制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及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2。

研究还发现,痉挛与疼痛之间可能存在恶性循环。首先,中枢损伤导致的兴奋-抑制失衡打破了神经系统的稳态,从而更易激发和维持痉挛和疼痛的循环。其次,神经中枢(如大脑)本身就构成了同时参与疼痛和痉挛的网络,加之中枢损伤后的可塑性重塑,为痉挛-疼痛-痉挛的循环提供了前驱条件。此外,普遍存在的痉挛会引发疼痛,而持续的疼痛又会导致中枢改变,形成慢性疼痛,从而进一步强化这一循环。最后,疼痛还可能通过增强与痉挛相关的反射来加剧痉挛状态,而静息大脑网络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痉挛与疼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疼痛→痉挛→疼痛”和“痉挛→疼痛→痉挛”的恶性循环。虽然止痛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2。

从机制到循证,盐酸扎尼

助力痉挛与疼痛共管共治双达标

盐酸替扎尼定作为α2受体激动剂,从多层面参与疼痛调节,改善肌肉痉挛状态,有效缓解疼痛,打破疼痛环路的恶性循环。

基础研究发现,盐酸替扎尼定可通过激活α2受体,在脑干和脊髓水平抑制肾上腺素,通过减少释放脊髓兴奋性神经递质和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减少多突触脊髓反射,增加节段性抑制,使屈肌和伸肌的肌张力降低,从而解除肌肉痉挛3。一项研究,纳入9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扎尼定,旨在探讨盐酸替扎尼定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及耐受性。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简化 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均显著改善。研究表明,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有较好的效果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盐酸替扎尼定改善CSI、FMA评分

另外,盐酸替扎尼定还能通过抑制脊髓后角伤害性刺激的传导,易化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少伤害性神经元的放电,从而达到镇痛作用。一项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单中心临床研究,纳入7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及试验组(n=3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替扎尼定安慰剂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旨在观察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适宜采用保守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替扎尼定,有助于提升疗效,改善疼痛以及功能的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指南引领,盐酸替扎尼定

获指南/共识一致推荐

基于独特的药理学机制和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盐酸替扎尼定已获得大量国内外指南/共识的推荐和认可,尤其是陆续公布的国内指南/共识给予高度肯定,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随着临床对盐酸替扎尼定疗效的深入研究,其在疼痛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期待盐酸替扎尼定能在临床得到更多的应用,使更多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Wissel J, et,al. J Neurol. 2010 Jul;257(7):1067-72.

2.杨远滨,等.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3):292-295.

3.章建新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8):970-973.

4.刘涛,等.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4):259-26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疼痛学杂志,2024,20(1):4-22.

6.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华外科杂志.2022.60(5):401-408.

7.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22.20(4):10-15.

8.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2108/50c4071a86df4bfd9666e9ac2aaac6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