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它是耕读之乡、尚义之地,
而今却是浦江之珠,圆梦之城。
樱桃河畔,
微风徐来,
“泾”彩不断。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七季,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樱桃河畔》。今天,你将听到的是《“绞圈里”往事》。
-点击收听朗读-
2003年春节刚过,老宅的房子拆迁。祖孙四代携老带幼,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世代繁衍生息的故土——南木桥老宅。虽一晃好多年过去了,但时常勾起我对老房子和童年生活的回忆。
老宅坐落在樱桃河上南木桥的西岸边,是一套“回”字形的四合院,俗称“绞圈房子”。门前有一条小河浜——小沟滩流过,汇入樱桃河。河面上还有座简易小桥,与河南岸数户人家连接,呈现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
绞圈房曾是上海农村普遍的建筑形式,如今已经很少见了(资料图片)
家父兄弟3人,我父最小。3户人家同住在这个陈旧、封闭的绞圈房内。房子分3排,第一排正南方五开间一排房子,中间一间称“墙门间”,也是3家的公共通道,由于年久失修,大门早已不见。两边各有两间正屋,由二伯家居住。墙门间北面是天井,称“庭心”。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厢房的门窗均朝庭心开启。我家住西厢房。后排中间是“客堂间”,两面两间依次称“次间”和“落檐”,由大伯家居住。客堂间较大,属3家的公用部位,原有一排落地长门,可以随时拆卸,专供婚、丧大事或逢年过节、祭祀祖宗之用。
不管走进谁家屋内,第一眼看见的都是用青砖砌成的灶头。一般都是“两眼灶”。所谓“两眼灶”,就是由灶膛和灶台组成,灶堂上画着“聚宝盆”等图案,侧面写着“火烛小心,人口太平”等字句。灶台上并排搁着两只煮饭、炒菜的铁镬,中间外侧安置一只小锅子叫“发镬”,内侧按1只“汤罐”。“发镬”和“汤罐”主要用来存水,等到饭菜烧好,里面的水也开了,既可食用,又可用作洗涮,节省柴草,一举两得。柴灶上烧出来的饭菜,由于火头旺,饭粒饱满晶莹,口感爽,喷香可口。灶边放着一只硕大的陶质水缸,一般的都可存放500—600斤日常生活用水。从樱桃河中担来活水,用明矾沉淀成净水后作为煮饭、烧菜之用。20世纪70年代,普遍改用灶边井解决日常生活用水。一直到80年代全村都用上自来水。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七季,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樱桃河畔》。
这本《樱桃河畔》文史汇编集,作为“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故土之韵”辑的组成部分,较为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数百年来吴泾地区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演变,描述了它从江边村落、市井集镇、到工业重镇,再到国家级科技时尚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吴泾,正在以令人惊艳的速度蝶变,从前它是耕读之乡、尚义之地,而今却是浦江之珠,圆梦之城。宜居、宜学、宜业、宜创,未来不可限量。
2024年9月起,第十七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作者: 瞿林海
朗读:华东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 八(2)班 施皓璋
编辑:汤婧娴
初审:岳顺顺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