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19日,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四位元帅,他们都接到了毛主席的密令,纷纷汇集而来,等人到齐后毛主席给他们发布了一个任务,旁边的周总理担心几人不够重视,还特备强调,不要轻视这份任务的重要性
陈毅
几位老帅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并且成功地解决了新中国最大的难题,甚至就连世界格局,也随之改变,那么毛主席交给他们的任务是什么呢?四位老帅又是怎么让世界格局随之改变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背后的故事。
任务背景,难题出现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着手建设民生,而且当时背靠苏联这位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可以援助各种各样的物资以及人才,但是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
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越发强盛的苏联,渐渐走上了违背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走霸权主义。当时的他们企图通过手段来控制中国,已经翻身做主人的新中国,自然不会这样选择,干净利落地拒绝了苏联,自此原本两个友好的国家,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当时可以硬撼美国的苏联,军事实力自然庞大。那个赤色帝国动动脚都能让世界抖一抖。
苏联军队
出现分歧后,苏联开始在中苏边境驻军,并且不断模拟军事演习,进行武力威慑,试图通过这种手段让我们认清事实从而屈服,这也使得两国关系更加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苏联领导人也是一再以战争威胁我们,甚至还放话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这一系列的威慑,不得不让人认真考虑发生战争的几率有多大。
除了苏联这边,当时跟美国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特别是抗美援朝之后,美国在外交方面频频针对我们,当我们跟苏联关系出现裂缝的时候,美国也正在加紧对越入侵的步伐,这就导致了中国南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随着美国海军舰艇进入我国领地,情况也变得更加严重。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以及苏联可以说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新生的中国在他们面前还显得稚嫩,在外交上跟两个大国交恶,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
当时为了摆脱美苏双方针对的局面,让中国从长期的外交孤立状态解脱出来,面对这一难题,毛主席开始对外交战略做出部署。在1969年2月19日下午,毛主席邀请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四位元帅到北京一起讨论国际形势。
美军
毕竟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诡异,美国的报纸上经常报道苏联将要撑不住了,但是苏联这边又经常在远东搞演习,而且还是秘密进行,所以对于当时的局势,毛主席需要一个国际形势研究小组,帮他将目前的国际形势分析明朗。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四位老帅身上。
分析形势,局势明朗
虽然四位老帅年事已高,就连最年轻的陈毅元帅,都已经68岁了,但是他们都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有着很高的战略思想,能够很好的帮助毛主席分析当时的国际情势。
这个任务毕竟关于国家接下来要走的路子,所以保密性还是非常高的。周总理做了周密的安排,最终文件送到这四位老帅手中后,他们也知道如今任务关系甚大,所以就第一时间开始着手研究国际形势。
但在国际形势研究小组成立后不久,苏联这边却有了新的动作,边防军就在苏联高层的指挥下,公然向我军发动进攻,其中有一辆装甲车强行闯进了汉汊,目标直指我军巡逻队的侧后方,这么明目张胆的入侵领土,还是这样杀气腾腾的样子,边防军自然不会客气通过部队之间的合作,边防军击伤了60人,歼灭50多名敌军。 结束了苏联挑起的武装冲突。
爆发冲突
这场冲突结束后,强势的苏联见到自己吃亏了,于是决定找回场子,直接在中苏边境驻军增加到100多万人。 与此同时,他们还向印度大规模支援物资以及武器,其中就有一百架超音速轰炸机,要知道,当时印度屡次在我国边境挑衅,致使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苏联向印度的支援,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甚至就连海面也有大量的军舰在陈列,这个时候,形势已经非常紧张了,甚至只需要一点点的导火索,就可能爆发战争。就连国际上都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苏联进行攻击的前兆。 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苏联的动向,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四位老将和周总理彻夜不眠。
以中苏关系和国际形势为中心进行分析。经过一夜的思考,周总理向主席汇报了老帅们的建议。
从老帅们分析的结果来看,无论在中苏边境上有多少苏联士兵在驻扎,也无论有多少,哪怕是超过一百万,都不可能有战争。 原因是,此情此景不符合苏联作战的特性,苏军由于强大的军事实力,作战的特性也非常明显,就是集中兵力,运用发达的军事装备,多路推进速战速决。 其次,我国有充足的战略纵深,想要重创我们,需要进入我国腹地,但是如今苏联以及美国正在冷战,关系紧张,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美国身上,这个时候他们不敢再开战端。之后国际形势正如四位将军所预期的那样
而且经过分析,老帅们认为当前新中国的主要敌人就是苏联,他们对我国构成的威胁远远大于美国,并且还指出中苏之间的矛盾比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矛盾要小。
而中苏之间的矛盾要远远大于中美之间的矛盾。这样的观点清晰地展现出了这十几年来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后续处理美国外交方面提供了方向。
其实老帅们分析的一点没错,当时的美国也在寻找机会,打破这么多年跟我国外交冰点的关系。当被问及如果苏联用核设施袭击中国,美国将作何反应时,美国中情局局长明确表示,不会跟苏联一起向中国进行威慑。
叶帅
9月17日,四位老帅再一次聚集起来讨论,并且又通过辩证,指出了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苏联才是当时中国真正的威胁,随后叶帅指出了如今的中美苏三国就如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一样,当时诸葛亮采取的时联吴抗曹,如今也可以采用联美抗苏这一策略,来应对如今的局势。
改变国际形势,乒乓球建交
随着四位老帅的分析,毛主席心里对于国际的局势判断也越来越准确,早就有缓和中美关系以达到破局心思的毛主席,如今也是更加坚定了这一种想法。但是如今又一个难题摆在面前,那就是怎么缓和跟美的关系呢,毕竟当初的抗美援朝,把美国打得颜面扫地,自此之后双方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总不可能直接跑过去跟他们说建交吧。
在之后的时间里,中方也一直想要找机会跟美国进行谈话,试图打破十几年来双方僵硬的关系。
华沙错失良机
一次中美双方在华沙有接触的机会,但是最后因为柬埔寨危机以及后续一系列的问题,从而错过了,就这样一直等到了1970年11月1日,毛主席邀请了当时访问中国的老朋友美国记者斯诺。还跟斯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观看国庆大典的照片,而他们一起登天安门的样子,也被拍照记录下来,登上了人民日报最显赫的位置,在这幅照片的旁边,还用大字写着全世界的人们,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之所以会这么郑重,是因为斯诺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并且当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消息,让美国高层看到我国的态度,以达到今早促成双方建交的目的。
但是最后,美国高层显然没有领略到这层含义,甚至就连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这样写道:毛主席的这种暗示,显然高估了美国人观察事物的能力。
当时的尼克松以及基辛格,也非常希望能够与我国建交,来改变当时美国的局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非常忧虑,担心建交的机会溜走。在以后的时间里,中美双方也一直在找机会谈话从而建交。
乒乓建交
一直到1971年4月,建交的契机终于等到了。当时正在举行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从中国乒乓队出发的那一刻,毛主席就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一事件,特别是两支队伍之间的接触。
当时美国队员上错了大巴车,但是我国队员友好接待并且还赠送了球衣,正因为有了很好的接口,经过再三考虑,毛主席终于决定邀请美国队访问中国。 至此两国找到了破冰的关键点。
此后为了推动尼克松访华取得成功,基辛格于1971年从巴基斯坦前往中国,与周总理进行了17个小时的秘密会谈。
为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建交等进行了交谈, 基辛格的这次访华,也为尼克松随后的访华铺平了道路。
访华
一直到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28日联合发表声明,中美关系正常化。
四位老帅的分析,为中国的找到了突破口,同时也改变了当时的国际形势,首先美国通过与中国的关系,增强了自己的战略地位,并且调整了对亚洲的政策,从而增加了对抗苏联的力量。
而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改变格局的转折点,要知道同时面对着两个超级大国,可以想象到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压力,还好我们找到了破局的点,跟美国建交,从而摆脱被两个超级大国针对的局势,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来应对苏联的攻势。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的可以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