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有葬进八宝山?
郭沫若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因为他是上个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集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等于一身,他生前出版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 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郭沫若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正是因为这些诗篇,使得他跻身中国新诗奠基人的行列。
郭沫若
郭老除了文学的成就外,他在甲骨文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论成就,称他甲骨文研究“第一”也不无道理。另外,他在考古界也享有盛名。历史这东西都是过去的事情,由于离现在比较久远,谁也没有亲身经历过当时的事情,所以后人记述下来的内容也并非完全真实。尤其是关于明朝的历史,清人极力贬低,造成了后人的误解。作为考古学家的郭沫若曾经主持挖开了万历皇帝的陵墓,终于揭开了一个王朝的秘密。
郭老在考古现场
他不仅在学术上的造诣很高,其社会地位也不是常人可比。按照他生前的级别,去世后归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完全够资格的,但是,他去世后,却选择将骨灰撒向大寨的山野田间。
郭老为什么会有如此选择呢?原来,他生前与大寨结下了不解缘,所以才有死后魂归大寨的遗愿。
郭沫若
那还是1965年的冬天,为了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郭老亲率中科院的专家们,奔赴大寨参观访问,学习“取经”。郭老在当时已经是很著名的大家大人物了,但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尤其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事很关注关心。他来到大寨后,与全国劳动模范、大寨村的当家人陈永贵一起搬石造田,参加劳动,并与大寨人结下了很深的阶级感情。
郭沫若
在大寨学习与劳动期间,郭老师诗兴大发,写下了许多歌颂大寨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数《颂大寨》
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人是千里人,乐事天下乐。狼窝战良田,凶岁夺大熟。红旗毛泽东,红遍天一角。
郭沫若的《颂大寨》
随后,郭老又乘兴写了《参观大寨展览馆有感》诗一首,同时刊发在当年12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
郭老离开大寨时,大寨人依依不舍,重情重义的郭老郑重承诺:“等今后有空了,一定再到大寨来看看。”
哪知年事已高,身不由己的事与话也常出口,也很难免。结果这个承诺他没兑现,1978年6月12日,不幸与世长辞,显然是不能再来大寨了。郭老是个言而有信、说话算数的人,心愿只好变成了“将部分骨灰撒在大寨的大地上”的临终遗言。
郭沫若纪念碑
1992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的百岁诞辰。这天,大寨人怀着对郭老的深情厚意,在虎头山的半坡,在松柏茂盛之处,对郭老的部分骨灰进行了隆重又简朴,还有几分当地风俗人情的安放仪式,使郭老和大寨人的那份心愿,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与实现。
郭沫若纪念碑
如今,在大寨半山腰的苍松翠柏中,长眠着两位颇有名气,且已作古的老人——一位是大寨伟业的缔造者陈永贵;一位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大文豪、大学者、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