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9月28日消息(记者 夏莎)9月27日,“何以中国”殷墟甲骨·文字传承系列丛书捐赠仪式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行。活动由郑州市社科联指导,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和郑州甲骨文学会联合主办。郑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叶光林,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孟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院长郭磊等人出席仪式。

叶光林提出,推动甲骨文普及教育的关键在于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甲骨文“活”起来、“动”起来,既要推动传统甲骨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现代科技融合,又要重视甲骨文教材和课程的开发、普及,进一步提升甲骨文的影响力、传播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供图)

仪式上,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等6所学校分别接受了捐赠的文字教材《殷墟甲骨·文字传承系列丛书》。河南大学教授曹建墩表示,优秀文化传承需从青少年抓起,需要面向青少年普及甲骨文知识,进而塑造其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仪式最后还进行了“甲骨文知识课堂”专家讲座,郑州大学刘风华、河南大学陈颖琪等专家围绕文字起源、甲骨文价值、甲骨文字识别等开展专题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供图)

距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已经过去125年,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名扬海外人皆晓”,近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专家、爱好者的努力,甲骨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斑驳甲骨,见证华夏的辉煌时刻,也记录着解锁商文明的密码。为让甲骨文这一蕴含华夏文明文化基因的古文字研究传承下去,在青少年中普及甲骨文知识势在必行。

商代的璀璨文明从郑州商城开始。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作为集中展示早商文明的主题文化空间,致力于打造教育的“第二课堂”,引导青少年串联起商文明的发展脉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贡献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