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问答平台上有两个高赞问答第一个是:孩子学习特别笨怎么办?

题主说,每道题都给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举各种例子,这个过程会花费一个多小时,结果题目一变,孩子还是不会。

另一个是:4 岁儿童智商水平达到 148 意味着什么?该怎么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针对儿童的智力测试,目的是鉴别孩子是否有问题,而不是为了寻找天才。但是家长还是会很心急,当别人家的孩子会数1234,会算术时,自己的孩子却在傻乎乎地舔棒棒糖,这种落差会让家长特别焦虑,总希望能找到一些工具或方法,快速提升孩子的智力。

然而,没人能从0一步跳到5,该经历的事情,必须经历过。区别只在时间的早晚和过程的痛苦程度。换句话说,没有笨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这也是我今天想要安利给你们的书--《聪明的父母这样教》,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育儿指南,书中分享了7个核心阶段、16个高效养育清单,帮助父母用成长性思维开发孩子的才能,找到孩子的学习风格,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抗挫力、幸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接着聊开头的话题--智力。

父母们经常会听到身边人这样评论小孩:“xxx真可爱,但她智商不算高,指定上不了大学。” “xxx很棒,将来肯定能上211。”

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开放的过程,个人的潜力难以精准量化,更不能预测。

这样看来,老祖宗的“三岁看老”也是一个悖论。不同于成年人的智力测试,儿童智力测试的目的,更多的是判断孩子发育是否有异常,其中包括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卡特尔婴儿智力测验、画人智力测验等等。这些测试分数的高低,只能说明特定时间内,在特定事物上较强的推理能力、优秀的应试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果孩子确实“慢半拍”,作为父母可以怎么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呢?

《聪明的父母这样教》提到了以下几点,分享给你们。

1.学习音乐

增强儿童大脑中枢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听觉辨别力和记忆力

2.学习第二语言

能帮助孩子更好理解母语,提升母语阅读写作的流畅和准确性

3.不要单纯夸孩子聪明,表扬要具体

比如:你今天自己一个人吃饭,不用妈妈喂,真的是太棒了

4.表扬孩子的努力刻苦

5.学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困难、批评和错误,不要责怪他人

另外,作者跟家长强调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无论这个标签是好的坏的,“标签可能会误导人们过度关注某个特定分类中个体间的相似之处,而对差异视而不见。

”比如被贴上“有天赋”的孩子,有的会产生自满,认为自己聪明过人,所以不必努力学习;有的会避开失败和风险,因为他要守住这个标签;有的会担心自己被其他同伴反超,会失去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父母而言,建议从这几个方面收集孩子的信息。

  1. 学校成绩及其他报告;
  2. 特定领域的推理能力和资质能力的测试得分;
  3. 有关兴趣、毅力和动机的信息。

同时,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智商测试、任何标签都不能定义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开发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智力,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且这几天被教官体罚进ICU女孩离世的消息一直在热榜,让人觉得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父亲说:

把原来有点厌学的孩子,送去学国学和(接受)心理咨询,加一点体能训练。

他还说:

我不知道他们的体能训练是这样的。

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直接交给第三方机构进行教育感化,且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后,轻描淡写地带过,他们可都是孩子最亲的人啊。

那么,担心孩子遇到困难的父母,应该要怎么做,才能找到根本问题,且找到解决方案?

书中给了我们答案,父母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 这真的是个问题吗?
  3. 如果是,那是谁的问题?
  4. 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吗?
  5. 到了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时候了吗?

因为这个年纪(11-14岁)的小朋友,他们既强烈关注自己的独特性,希望博得他人关注;又想同其他人一样,融入群体。一旦父母了解了问题的本质,明确自己该如何为孩子提供帮助,就知道是否需要寻求专业人士了。

这本书不厚,只有307页,却是一本打破信息差的教育书。书中涵盖了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父母需要学习的技能、情商培养、沟通技巧等等。如何通过沟通成为更好的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力、抗挫力、竞争力、幸福力,都有工具可循,可以这么说,比某书上那些爆火的心灵鸡汤强太多了。

最后,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作为结尾(来自书中的摘抄)

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优缺点,以此来缓解孩子的那种格格不入的不适感。对于发现的问题再思考,“这真的是个问题吗?”可能就会得出解决方案。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二狗和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