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2024年9月27日,经过精心修复后,一批珍贵的深海文化遗产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的形式与世人见面。

此次展出的文物,曾沉没在1500米的深海里500多年。直至2022年10月,才在距海南三亚市大约150公里处的南海西北陆坡处被发现。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于2023年至2024年组织实施了三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完成遗址的初步探测、详细勘测和文物提取工作。

这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从被称为海洋的“午夜区”的半深海带,带回包括瓷器、金属器、原木在内的928件(套)出水文物,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张茂摄(人民图片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