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开始,越南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不顾我国的警告,多次袭扰我国边境地区,甚至跨过边境线,在我国境内驻兵,对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我国外交部多次呼吁谈判,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然而越南仍旧一意孤行。最终党中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为了维护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于1979年2月17日对越发起了自卫反击战。
虽然我军在对越作战中英勇无畏,将越军赶出了我国领土,但党中央在作战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时由于军衔缺失,不同队伍之间无法判断上下级的关系,尤其是有新的指战员到来后,矛盾更为突出,往往意见不能达成统一,指挥混乱的情况时有发生,给部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而且不仅是在对越自卫战中,我军的一些外事活动也因为没有军衔发生过尴尬。1978年,时任中央军委委员的萧克同志受伊朗邀请前往访问。按照国际惯例,伊朗方面需要派出与萧克军衔,职位相当的人员接待。然而,当伊朗方面向我国询问萧克的军衔时,无论是中央军委,还是萧克本人都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其实很多人都比较疑惑,我国明明在1955年就明确了军衔制度,并且举行了大授衔,当时共有1052名解放军将领获得军衔,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十大元帅都是在这次授勋的。此次授衔不仅是为了军队与国际接轨,也是给予抗战英雄的荣誉。然而此次授衔也给军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
根据贺老总所说,在授予军衔之前,将领和战士的关系非常和谐,大家同睡一炕,同吃一锅饭。不管是大官小官与战士都能够谈天说地,而且将领还会主动关注战士们的训练生活,整个军队关系十分和谐。然而授予军衔后,些许将领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拿着鸡毛当令剑,整天对那些军衔比自己低的战士吆五喝六,甚至对待老百姓的态度都变了,大搞官僚主义。无论是战士,还是百姓对将领的称呼也变了,不利于军队团结,也不利于军民一家亲。
其次1955年是我军第一次授衔,缺乏经验,加上其它种种原因,导致此次授衔并不完美。当时就有一些人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认为自己的军衔低了,尤其当他们看到曾经与自己平级,甚至自己的下属获得比自己还高的军衔时,心里的不平衡被打破,对此次授衔有很大的意见。而且在其它国家,军人待遇是根据军衔来决定的,然而我国当时虽然施行了军衔制度,但还是按照职务来发放薪资,出现了一些高军衔的还没有低军衔的工资高的尴尬情况。一些人更将军衔当成身份地位的象征,整天不务正业,想方设法想要提升军衔,在军队内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正是基于种种考虑,毛主席1965年提出了取消军衔的建议,并且在人大常委会议上通过。至此,除了保留十大元帅的军衔外,所有人都被“打回原形”。6月1日起,所有的将领取下象征身份的帽徽,肩章等。不论将领还是战士所有人的军装都一样,只是通过口袋的数量区分干部与战士,军衔制度暂且消失在人民解放军中,所有人都有了一致的称呼“同志”。军衔制度取消后,军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确得到了有效缓解,将领和战士们再次打成了一片。
然而军衔制度的取消也带来了管理混乱的情况,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军衔制度一直未能恢复。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解放军开始走向世界,以及1979年发生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将军衔制度缺乏的弊端放大了,再加上此时动乱已经结束,邓公等中央领导终于有精力可以审视这个问题了。
1980年,邓公明确提出了恢复军衔制度,不仅是为了方便管理,更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中国军队走向世界做准备。不过对于邓公的提议,一些人却存在担忧,取消军衔是毛主席为了促进军队的稳定团结做出的决定,恢复军衔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邓公为了军队更好的发展,还是坚决要恢复军衔制度,并称出了问题他负责。
就这样,在1982年召开的军委座谈会扩大会议上,军委正式提出恢复军衔,并且成立工作小组负责评定工作。1987年正式确定了军衔等级,且在1988年在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于9月14日在中南海举行了取消军衔制度20多年后的第一次授衔。无论是毛主席还是邓公,他们所做的决定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都是为了促进解放军的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