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人与人交往,彼此尊重,什么都可以商量,什么都能一起办好。

就算事情办不好,也能保持应有的礼貌,买卖不成仁义在。

可是有的人,你越尊重他,他越有恃无恐。

也有一些人,不管你多优秀,他都不会尊重你,而是嫉妒你,诽谤你,巴不得你垮下去。

如何应对不尊重你的人呢?要学会“求自己”,而不是求对方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开口就错。

《喻世明言》中有一个玉通禅师,生在南宋期间,在水月寺竹林峰住持

有一天,地方新任府尹柳宣教组织“名人见面会”。

见面会上,柳宣教发现玉通禅师没有到,就再派人去请。

使者说:“玉通修行多年,并且五十多岁了,很少外出。此次活动,由弟子代劳。”

柳宣教听了,内心很不舒服。并暗中联系青楼女子吴红莲,去干扰玉通修行。

红莲假装落难,跑到了水月寺,向玉通哭诉了一番,博得同情。

夜里,红莲假装冷得哆嗦,还说:“我有肚疼之病,需要暖暖身,若是今夜不得,又值寒冷,妾死必矣。”

玉通询问:“小娘子,你如何只顾哭泣?那里疼痛?”

带着一份慈悲,玉通让红莲靠近自己。哪知道,红莲得寸进尺,让玉通犯了色戒。

第二天一大早,玉通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但是无法挽回,羞愧而亡。

诗曰:“自入禅门无挂碍,五十二年心自在。只因一点念头差,犯了如来淫色戒。”

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因为好心问了不尊重自己的人,伤害了自己。

不难发现,那些不尊重你的人,会使出很多套路,来伤害我们。若我们和他们交谈,就很容易落入其套路。

我们稍微动一动善念,都会被对方抓住机会,导致善行,得了恶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身边的人,不管是可怜人,还是有钱人,还是耀武扬威的人,冷漠的人......都不要轻易信任,也不要随意走过去询问。

若是陌生人找你交谈,你还得忍一忍,别随意吐露心迹,也不要知道人家具体要干嘛。

西汉文学家枚乘说:“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

既然不能保证对方是敌人还是朋友,那就别说,也不要做。你什么表现都没有,对方的言行举止,就会被你看清楚,从而对方也会识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沉默是金。

人家不尊重你,都是带着攻击性的,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手段,防不胜防。

《道德经》有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一开口就错,那不如沉默好了。

具体来说,你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不问,没必要知道原因。

很多人,发现对方不尊重自己,就会询问原因,也便于自己改变。

其实呢,很多原因,你知道了,会寒心,甚至会愤怒。

比方说,和你玩得来的同学,忽然就对你冷嘲热讽。原因不是感情没有了,而是同学嫉妒你赚了大钱。

还比方说,兄弟不愿意帮助你。你追问一番,发现兄弟觉得你“烂泥巴糊不上墙”。

原因都是对方编造的,和你没有关系,并且原因本来就不友好。

不问原因,让人家胡思乱想吧。

其二,不理,没必要争吵。

遇到一块新鲜的牛粪,你要是理会了,肯定会恶心;你要是踢一脚,那就更糟糕,满脚都是粪,鞋子都要扔掉。

不尊重的你人,要是你理会多次,对方如苍蝇围着你,如牛粪一样散发气味,朝着你飘过来,想一想就没有必要。

北宋宰相富弼,遇到一个骂他的人。

他不理会。

对方追着他骂,指名道姓。

旁边的人看不过,就说:“富大人,他骂你呢?太可恶。”

富弼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应该是骂别人。”

“天下无事,号贤相。温良宽厚,及临大节,慷慨莫屈。”后人如此点赞富弼。

反过来想,若是理会那些破事烂人,估计宰相都没有办法开展工作了。

你越理会人家,就越让对方兴奋,如同得逞了一样。不理会,对方也会变成“灰溜溜”的样子。

吵吵闹闹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

其三,不谈,没必要让第三人知道。

被人不尊重,那是你和对方的事情,若是你告诉第三人,那么事情就扩大化了。

《格言联璧》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人家不懂得尊重人,心胸狭隘,行为丑陋,本就是人家的“丑事”。你要是议论,就变成了揭露丑事。

更可怕的是,你议论人家,也会把议论的话,传到人家耳朵里,引发新的矛盾。

把各种不愉快,控制在一定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淡忘了。也就是说,烂事也会自然“化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是金子,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

说实话,你是金子,也不会让人满意,因为你不会把金子散发给所有人。

有人当你是仇人,有人当你是路人,有人当你是好人......同样的一个你,在大家的眼里,就有多种形象。

再厉害的厨师,都有众口难调的烦恼;再慈悲的人,也会遇到恩将仇报的人。

保持沉默,看看别人怎么做,听一听别人怎么说,不去回应,那就是最好的回应——此处无声胜有声。

保持沉默,是一道壁垒,让不尊重你的人,知难而退。

好的人生,如莲,出淤泥而不染。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