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世界历史中的殖民历史,内容的丰富性足以写出众多硕博论文。殖民在现代社会中不再常见,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消失了。
还有仅剩的两个殖民地,主动放弃主权,甘愿附庸他国,它们是谁,为什么做出如此选择呢?
波多黎各的躺平
美国稳居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第一把交椅,多年来它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经济、文化、科技、政治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
国家实力永远是各国之间交流的首要资本,强大的美国当然会吸引一批“小弟”跟随着它。
但“小弟”之中,有一位以献殷勤著称的,那非波多黎各莫属了。波多黎各严格说来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地区,是无人问津的一个小海岛。
波多黎各面积狭小、位置偏远,但也属于是美国的领土,但对白宫的那群人来说,它只有芝麻大的用处。该地区甚至不具备选举权,处于政治的边缘区域,因为它不属于任何州。
不具备根本权利,这显然已经表明了美国政府的态度,但波多黎各抱紧了大腿,试图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
美国嫌弃这块小岛是有原因的。
追溯到大航海时代,一些率先以海运发家的国家就已经发现了这座不起眼的小岛,并命名为“圣胡安岛”。
当时整个欧洲宗教气息浓厚,基督教基本为一些国家的国教,经院哲学兴旺发达直接导致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僵硬,在这个背景,它被命名圣胡安岛是为了纪念天主教的著名人物,也就是耶稣的表兄胡安,在英文国家也有人称为约翰。
西班牙第一个发现了圣胡安岛,因此它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它的地理位置对于西班牙来说非常实用。出海之后的航海家到达这个地方正好可以歇歇脚,补充航船的一些物资:包括食物、淡水等。
但毕竟是殖民地,王室的压迫让波多黎各的原住民深受其害。波多黎各的历史完全是一部殖民史,美国势力壮大之后,它自然会拿走在家门口的东西,这就包括波多黎各。
但美国没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会给自己惹出不少麻烦,到了今天即便想甩也甩不掉了。
美国的苦恼
起初波多黎各在美国人那里是个“香饽饽”,毕竟波多黎各是海上中转的必经之地,这也是西班牙为何选它长期做殖民地的原因之一。
考虑到后期波多黎各有可能为美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美国把这个远在天边的小岛“打扮”得光鲜亮丽。
政府不仅向波多黎各拨付了大笔资金用于岛上的投资建设,并允许岛上的居民加入美国,这已经相当于是把波多黎各归属到了美国的境内的表现,这里的居民也自动变成了美国公民。
作为一个殖民地,波多黎各享受了从未有过的良好待遇,相比于西班牙的压榨,成为美国公民,对他们来说日子反而好过了。
而且,福利不止于此,即便其他国家的国民来这里旅游、购物等等各种商业行为所产生的收益可以归入波多黎各自己的口袋中,不必按照美国的税法进行纳税,美国可以说是给足了脸面。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能开出这样的条件,那波多黎各要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但本地人都还沉浸在幸福中,浑然不觉命运的冲击即将来临。
波多黎各受尽了苦难,却好巧不巧因为殖民地的身份而收到了不少好处,安于现状似乎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即便美国早前对其伸出橄榄枝,宣称愿意将他们纳入到州的管辖范围内。今天的波多黎各可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在当时殖民地的身份更值钱。
因为不归属到美国的法律等上层体系之中,波多黎各不仅能拥有更多的自由,而且也不必操心麻烦事,何乐而不为呢。
但随着波多黎各战略意义的下降,美国也渐渐收回了对它的援助,当地的生活水平必然是大不如前,这时他们才明白,好处只能算是合约的条款罢了,失去了价值,美国将其弃之如敝履。
现在波多黎各对美国来说是鸡肋般的存在,即便如此,波多黎各也不愿放手,至今还是个殖民地,毫无存在感地依赖着美国生活。
圭亚那的历史
和波多黎各相似,圭亚那紧紧抱住的是法国的“大腿”。
两地都是在大航海时代被航海家们发现的新地方,荷兰第一个拿下了这片“宝库”。该地虽然面积不大,但价值连城,黄金矿产数不胜数,荷兰就像刮中了头奖的观众,暗暗窃喜。
但这里富庶不已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欧洲大陆,于是引起了不少国家的觊觎。法国就是其中之一。
在角逐之中,社会经济更发达的法国拿下了圭亚那的归属权,从此它便成了法国的殖民地。得到了花不完的金矿,法国自然是高兴的。
但麻烦也随之而来,当地人和波多黎各人的反应如出一辙,而且更加理直气壮。法国针对他们也给与了一些与法国人等同的福利待遇,长期的经济援助让圭亚那人活得相当舒适,不必再辛苦地做工,不必再没日没夜地经营田产。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习惯了依靠壮大的法国。
圭亚那人缺衣少食了便会报告法国,但圭亚那的心思也维持不了太久,法国为何要听从一个小殖民地的话呢?
法国开始迫切地希望圭亚那脱离附属的地位,撤离了驻扎在海外的军队,打算一走了之,而且还几番帮助圭亚那实现独立。
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圭亚那怎么肯放弃呢,单凭无依无靠的小海岛,他们的经济出路少之又少,生活水准将遭遇跟波多黎各同样的命运。
尽管地理位置要优于一般的海岛,但圭亚那最少也有30万的人口,他们该怎么生活呢?
过往的生活中,这里远离大陆,除了矿产,也没有充足的耕地,地中海气候更是让这里的作物种类并不似其他地区一样丰富。
在这样的境况下,圭亚那很难依靠自己产生更丰富的经济效益,进入现代社会后,各国的发展更是各凭实力。
最重要的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法国当初给出的待遇相当丰厚,补贴福利一应俱全,而且作为殖民地不必听从法国本地的制度约束,尽管有军队驻扎,可那不过是看守金矿的“守门人”罢了,圭亚那人不在乎这些。
除此之外,法国的福利若是经过调整,这里的福利生活也会改变。远在海外的圭亚那不仅不必被法国国内的各种政治问题所侵扰,也不必参与其中尽一份力,安心当一个“米虫”便能过上好生活,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呢?
尽管周边有强大的国家,但有法国军队坐镇,没人敢发起冲突觊觎这块宝地。
圭亚那的窘境
圭亚那毕竟是个海岛,当一切可图之利都消失了,它就像是干枯的落叶毫无用处。如今圭亚那不肯放弃法国的垂怜更是因为它没有任何出路可言。
圭亚那身居海岛,面积小,土地少,小型轻工业还算能够发展,但利润、效益更大的重工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圭亚那并没有支撑起重工业的条件和资源。
没有工业的支持,科技的发展也是天方夜谭,而且这里是天高皇帝远的殖民地,没有哪个高端科技人才愿意扎根一个不知名的小海岛,不仅看不到发展的前途,而且资金的支持也寥寥无几。
圭亚那最多可以发展种植业和原料生产和出口,另外再加上旅游业等服务业。但即便旅游业能够发展起来,这里的旅客的接待量也是很有限的,毕竟当地的人口最多时也只能达到30万左右,这还不及我国某一个小城镇的总人口数量。
在法国还在支援的时候,几乎没有产业支撑的圭亚那的GDP都能够达到将近2万美元。最起码从支援的程度上来说,法国的确是为了圭亚那下了血本,我们也可以想见当年圭亚那吃下了法国给的多少好处才过上了如此养尊处优的生活,直到今天都仍还在回味。
但今天的法国肯定不会再当一个白白送钱的大冤种,但享受过好处的圭亚说啥不同意独立,如今像狗皮膏药一样黏在法国身上,幸好地理位置远在海外,否则法国国内下一次爆发游行活动,估计将会是圭亚那人。
他们将贴出殖民历史,让法国履行义务,好让他们再继续吸血。法国或许也将后悔曾殖民他人的选择,为了一点金矿,却在之后的几百年不断往海外输送无数金钱,是否是得不偿失呢?
结语
波多黎各和圭亚那成了难兄难弟,世界唯二的殖民地还在想着过上过去轻松的生活。这在现代社会来说已经行不通了。
独立出去成为一个国家,仔细思考自身的出路对于这两个历史遗留的“化石”来说或是更可靠,也更有发展的前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