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974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真正的双相障碍,跟大众理解的不太一样

02、双相障碍是“天才病”?这是严重的误解!

03、别被“重性精神病”唬住了,双相其实可以康复

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竟然能把双相情感障碍当成段子来讲?还很受欢迎?

作为一个精准精神心理医生,我对此很惊讶!

最近,我看了一个脱口秀演员Kid的视频。

Kid说自己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但他没有“卖惨”,而是把自己的病情说成了一个个梗,把观众们逗得哈哈大笑。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躁郁症”、“双相抑郁”等)患者其实有非常痛苦的一面,这个小伙子只是把自己幽默、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但他的表演确实很有感染力,这个视频我也看了好几遍,乐得忍俊不禁。

只不过,乐归乐,按照老百姓的理解,双相障碍可是精神医学里的“重性精神病”,等同于精神分裂症的级别,它的症状真的如Kid说的这么“刺激好玩”吗?

Kid说好多杰出的名人都有“双相障碍”,患者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真的吗?难道双相障碍真的是“天才病”?

还有不少网友觉得很惊讶:原来“精神病人”不是大众以为的疯子,他们也能正常地生活,甚至表现出色,获得外界的欣赏和认可!

所以,我觉得Kid能够站在舞台上公开自己是患者,打破大众对所谓“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只不过,脱口秀毕竟是一种表演,演员需要侧重舞台效果、要把观众逗笑,而不需要过多考虑信息的科学性。

Kid的舞台表演并不能代表双相障碍的真实面貌,更不能说所有患者都像他一样。更重要的是,双相障碍不是所谓的“天才病”!

以下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大家更加客观、深入地认识双相障碍。

01、真正的双相障碍,跟大众理解的不太一样

双相障碍属于“六大重性精神疾病”之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来说,只要患者被权威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诊断为重性精神疾病,相关的信息会被登记到政府相关系统,大数据联网,方便相关部门关注患者的情况。

如果患者被上报过系统的话,考公、考编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执行了,婚前不能隐瞒重大病史了,他们也会面临更明显的婚恋危机。

所以,其实很多双相障碍患者、家属有强烈的病耻感,根本不敢让别人知道。

如果Kid也有过病耻感,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最后仍然愿意通过脱口秀的方式说出来,那他真的很勇敢。

这也说明他现在已经坦然多了,认知理性多了,这对他的康复会有积极帮助。

可能有的网友会说,这个Kid看起来那么正常,阳光乐观,根本不像病人,他会不会是为了节目效果而编谎话啊?

这个可能性不大,而且说明大众对双相障碍的了解还是比较表浅的。

很多大众把“精神疾病”等同于“精神病”,认为患者在发作时会非常疯狂,甚至伤人、杀人,还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可见,精神心理障碍的“污名化”很严重,很多人对患者群体避而远之,用有色眼光去看待他们。

其实,所谓的“精神疾病”也是心理问题发展而来的。不是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会极端伤人。

如果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伤害别人,甚至杀人了,这往往不是因为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而是因为他们有严重的人格障碍。

而且,Kid在节目里说,他就诊的医院是宛平南路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是国内有名的精神科“四大巨头”之一,非常权威。

如果他真的被那里的大夫诊断为双相障碍,那么在主流精神科大夫的眼中,这个诊断属于误诊的可能性极低,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从Kid对自己的描述来看,他很有可能是非常典型的双相障碍——既有消极低沉的重度抑郁发作,也有亢奋高兴、精力旺盛的轻躁狂/躁狂发作。

在他重度抑郁发作的时候,他可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严重地自我否定和失眠,脑子里全是糟糕的事,觉得活着真是太痛苦了。

也通常是在重度抑郁发作时,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才有意愿就医,希望自己从泥潭里走出来。

所以,当时精神科大夫看到的Kid是面如死灰、形如枯槁的,甚至可能几天前还想过离开这个世界。这可不是他在舞台上的样子。

可在他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时候,他会感到特别兴奋亢奋,思维奔逸、口若悬河,觉得自己特优秀、特有魅力,从“社恐”切换成“社牛”。

Kid说自己身体里像住了2个人,一个是《活着》里的余华,一个是春晚里的邓超。这确实形容得很贴切。

不过,网友们可别认为上面说的轻躁狂/躁狂状态很美好。当患者处于这种状态下时,他们的自我感觉是很好,生活很美妙,前途一片美好。

但其实,此时的他们往往是头脑发热、非常不理性的。他们容易过分自大,轻视了困难,作出鲁莽的行为,口无遮拦得罪了别人。

等他们遭到重挫并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又做了那么多丢人的事,造成了那么多损失,然后情绪急转直下,陷入了更加严重的重度抑郁发作。

而且,Kid可能不知道的是,又或者他没说的是,有很多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并不是他这种情况。

这些患者重度抑郁发作时跟Kid的一样,也是痛苦低沉,甚至有自残、自杀倾向。

但他们没有明显的兴奋亢奋、活力四射的状态,而是有过暴躁易怒、砸人毁物、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的状态。

很多精神科大夫认为这也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进而诊断为双相障碍。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多次分析过。其实,真正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应该是“春晚里的邓超”,是兴高采烈、狂傲自大的那种状态。

而暴躁易怒、砸人毁物,其实是患者的大量叠加性创伤被激活了,他们愤怒、痛苦得无以复加,所以情绪大爆发,出现极端行为。这就像琼瑶剧里的“咆哮帝”马景涛的状态一样。

而且,他们大发一通脾气以后,又回到了抑郁低沉、痛苦压抑的状态。

我们认为,这其实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是抑郁症伴有激越状态。但现在越来越多青少年、大学生因此被诊断“双相障碍”,这属于“泛双相化”。

02、双相障碍是“天才病”?这是严重的误解!

Kid在视频中提到,他刚被诊断的时候,根本听不懂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也不敢相信自己有“精神病”。

于是他拿出手机查,发现网上说,牛顿、贝多芬、梵高、好几任美国总统都患有双相障碍,该病患者有异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也被称为“天才病”。

他表现出一阵狂喜,“那我好像是有点啊!”

其实,双相障碍完全不是“天才病”,无论是脱口秀台下的观众,还是社会大众,都不要把这个梗当真。

牛顿、贝多芬、好几任美国总统到底是不是双相障碍患者?这其实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后人的猜测。

甚至包括梵高,这个最著名的“双相障碍”患者,也是他去世后,后来的专家学者推断他有这个病,还把他的生日3月30号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梵高,图片来源于网络

梵高的艺术成就极高,但行为也极为疯狂,很多人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来形容他。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误以为双相障碍是“天才病”,患者们都才华横溢、创造力天马行空,并且无法得到常人的理解。

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因为,梵高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梵高罹患的反而极有可能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并伴有其他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但是他有良性的绘画上瘾。

除了双相障碍外,阿斯伯格综合征也被误以为是“天才病”。

世界首富马斯克就自曝患有这种疾病,有学者认为,爱迪生与爱因斯坦也有过阿斯伯格综合征症候群。

其实,这些名人之所以能在某一领域中获得成就,并非因为他们得了双相障碍或阿斯伯格综合征。

而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意间形成了良性的学习上瘾,后来又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发展出良性的工作上瘾。

梵高对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充满激情,爱因斯坦非常热爱物理;而马斯克从小就沉迷阅读,尤其爱看百科全书、科幻类书籍。

而且,他们成长时期都在社交方面不擅长,所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热爱的领域上。

就如作家马尔科姆在著作《一万小时定律》里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而且,双相障碍群体非常大,其中有突出才华和成就的,其实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

更多的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而深入的治疗,他们的生活其实很不如意,也很不容易,纵使有一定才华,也难以施展,比心身健康的人更难获得成功。

即使患者的症状缓解了,可以基本正常地生活了,大部分也只是社会中的普通人。

如果大众总说这个病是“天才病”,患者和家属群体的内心反而会苦楚、觉得极度讽刺,觉得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03、别被“重性精神病”唬住了,双相其实可以康复

那么,双相障碍这种“重性精神病”,到底能不能彻底痊愈?

患者能不能实现停药,真真正正地成为一个心身健康的人?

国内外很多精神科大夫说这个病很难治愈,要终生服药,是不是真的这么可怕?

我们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

无论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还是暴躁易怒的“泛双相化”,只要背后的心理根源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患者完全可以走向康复,不需终生服药。

在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中,我们已经发现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真正病因不是“基因遗传”,而是病理性记忆。

如果患者能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又或者患者的父母懂得开展“自我家庭治疗”,修复孩子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再结合合适的主流治疗方式,患者都能真正走向康复,只是第二种方法的速度会慢一些,但只要努力的方向正确,“慢即是快”。

所以,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家属们不必感到绝望,双相是可以康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中只有1、2个孩子,孩子被诊断双相障碍后,父母感觉天都塌了,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希望父母要具备“坏事变好事”的意识和能力。孩子得病了,往往跟父母过去的不当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孩子的病,对父母来说是一记警示。

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孩子患病的真正原因,提高认知维度,开展“自我家庭治疗”,孩子不但能加快康复,还能变得更成熟、睿智。

不仅仅是孩子,父母、家里其他的孩子、甚至整个家族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获益匪浅。

到那时,孩子的患病经历反而成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