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甘肃省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综合调度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实时滚动着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状况等各类生态环境数据。“这个监测网络就像是我们张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监测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张飞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与成效,展示了科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张掖市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在“一库八网三平台”的基础上,对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扩容升级,建设了一个集卫星遥感、数据集成、风险预警、任务调度、执法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天空地人一体化的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监管水平。

在监测网络上,记者看到了“一库一图十二网九平台”的详细展示。其中,“一库”即生态环境元数据库,汇聚了全市各类生态环境数据;“一图”则是全市生态环境全景地图,将各类基础环境数据在地图上分类叠加和综合展示,方便直观了解环境形势;“十二网”构建了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监测网络,涵盖了祁连山生态环境、黑河湿地保护区、空气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监测;“九平台”则实现了对全市生态环境的“全链条”监管和闭环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张掖市利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对祁连山黑河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进行了全面监测。通过对比整改前后的卫星遥感影像,不仅清晰地展示了生态修复的成果,也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例如,九条岭煤矿和七一冰川接待站等区域的显著变化,就是智慧监测网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的有力证明。

“九条岭煤矿处在祁连山保护区的实验区,对比整改前后的两张卫星遥感影像,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的建筑物、堆煤场都已经彻底地清除,通过采取覆土绿化等措施,目前这片区域生态恢复得非常好。”张飞指着大屏幕上的卫星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条岭煤矿整改前后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图

“七一冰川接待站以前是一个旅游项目,对比整改前后的卫星遥感影像,周围的附属设施以及牧民的帐篷都已经全部拆除,通过采取覆土平整绿化等措施,目前这片区域生态也是恢复得非常好。”张飞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一冰川接待站整改前后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图

在常态化监测方面,张掖市更是下足了功夫。以2017年9月现场整改任务完成后的卫星影像为基准,每季度对祁连山保护区进行卫星遥感对比分析和日常检查,每半年开展一次巡查,确保了对保护区的全面、持续监控。截至目前,已发现并核实了1139个疑似问题点位,均属正常人类活动范畴,未发生环境违法行为,这充分证明了智慧监测网络在环境监管中的高效与精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常的环境执法过程当中,执法人员会通过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实现精准监测和精准执法,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执法量大、面广、人员少的问题,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来到祁连山国家公园进行觅食、嬉戏,繁衍生息。

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不仅为张掖市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也增强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通过公开透明的数据展示,公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和保护成果,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张掖市将继续深化智慧监测网络的建设与应用,不断探索科技与生态融合的新路径。以更加精准的分析、更加高效的监管、更加科学的决策,推动张掖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迈向新台阶,让祁连山下的张掖更加美丽、宜居、和谐。

责任编辑:车丹清

来源: 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