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6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区一处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机正在抢收水稻。

9月22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主场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天星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市民共享了丰收的喜悦。
  眼下,成都“天府粮仓”仍是一片繁忙景象,金灿灿的稻粒从田间到粮仓,跃动着丰收的旋律。
  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天府良田”提质攻坚,狠抓科技创新和种业强市等一系列举措,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科技赋能
助力天府粮田颗粒归仓

  站在田埂上远眺,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间来回穿梭,与背后不远的川西民居相呼应,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丰收画卷。
  从9月15日起,新都昌平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道松就忙着收割,他总计负责1000亩田,截至9月26日上午,已收割了400多亩。
  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陈道松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兴农”的重要性。他以自己驾驶的新式收割机举例,“以前的收割机功率低,1小时只能收3亩地,现在效率不只翻了一倍,而且还配备了驾驶舱和空调。”
  不仅如此,陈道松管理的农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育秧、耕地、插秧、施肥、植保,再到收割、运输和烘干一条龙,“以前1000亩地得上百人管理,现在几个人就可以搞定了。”
  “受气候影响,今秋丰收时间提前了1周左右。”陈道松说,预计稻谷亩产620公斤左右,整体产量稳中有增,“现在最重要就是抓紧时间收割,争取颗粒归仓。”

丰收渐近尾声
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仓禀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物质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稳住经济“压舱石”的关键一招。
  今年以来,成都启动全市“百千万”高产高效示范行动,强力推进省级千亩展示片,大力推良种提单产,建强天府种业园和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加快优新品种更新换代。
  同时,强力推进省级千亩展示片72个,配套打造30个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粮油产业园2个、省级13个。实施粮油规模化种植市级财政奖补政策,继续推行粮油种植“农贷通”融资贷款项目全额贴息补助等系列措施,全力推进粮食增产增收。
  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市小春粮食面积105.8万亩、同比增长2.5%;产量29.1万吨、同比增长3.9%;单产275.0公斤/亩,同比增长1.2%,邛崃市小麦百亩连片实收测产达558.7公斤/亩,创成都市新高。当前大春收割总体进度逐渐进入尾声。
  为了完成全年粮食生产578.6万亩、产量234万吨以上目标任务,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实施粮食扩面挖潜行动,制定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措施,抓好补充耕地复耕复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等。

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在丰收的氛围里,乡村游也成了一抹金色风景。
  近年来,成都全面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类建设指引》(试行),细化明确村庄分类建设标准,每年培育市级重点村50个、先行村50个,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建设,连片成面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全市乡村风貌持续改善、产业活力持续迸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共富基础持续夯实。
  陈道松驾驶收割机在新都区田间忙碌的画面,被不少游客拍到,成为朋友圈里的一道风景。
  好“丰”景才是最动人的风景。新都区走农旅融合之路,还打造了27公里乡村精品旅游环线。宽阔的公路穿过田野,一排排乡村新居与金色稻田同框,让人感叹和美乡村发展的日新月异。
  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丰收的田野里“长出”了圆滚滚的大熊猫,别具匠心的竹编艺术、渐次排开的川西民居,以及推窗即见丰收的民宿、咖啡馆、图书室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稻香四溢的“天府粮仓”,感受和美乡村新风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